中国潜艇远航成常态 探访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

国际在线专稿2015-04-29 17:04:01

中国潜艇远航成常态 探访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

《部署操演》武振平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兴悦):“潜艇远航”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个神秘又有趣的话题。而潜艇兵在随艇闯大洋时,却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无论是出海还是训练,潜艇官兵都面临着高密集、高危险、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远航没有鲜花和眼泪,也没有告别和犹豫,需要承担的只有责任和挑战。

  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某军港,是中国北方天然的不冻良港,有着共和国潜艇部队“摇篮”之称的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就是在这里诞生的。某潜艇支队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经历过挫折、也硕果累累。1998年分配到支队工作的姜涛是一名潜艇艇长,他告诉记者,潜艇的特殊性决定了艇长和艇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要想在潜艇上不出差错,每一个岗位都要齐心协力。

  “与潜艇在水下,是一个三维的空间,与外界隔绝。指挥员不仅仅考虑水上、水面目标的情况,还要考虑水下;艇是密闭的,指挥员跟艇员的生活环境一样。不分等级,同呼吸一口气、吃一锅饭。除了指挥,其他时候亲如兄弟。几十个岗位、几个舱室共同协调,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如果哪一个环节、岗位做不好,不仅仗打不赢而且自身安全也受到威胁。”

  正如姜涛艇长所言,潜艇出海,哪一个环节稍有疏漏,后果不堪设想。艇上兄弟们的性命都是拴在一起的。而每次执行任务,官兵们对外界、对家人都要保密。经常在离开港口几天之后,家里都不知道亲人去了哪里。

  1993年入伍的孙永久是支队某潜艇政委,在他看来,与其他部队相比,做潜艇兵时间越长,亲人、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得越强。

  “(家里人知道你出海了每天)定点儿打电话,打不通知道出去了,但不知道出去几天。每天打,突然打通了,知道你回来了。他们一直都在牵挂你。我老母亲80多岁了,只要听到新闻讲哪里打起来了,立刻让我爸给我打电话。”

  潜艇是海军的“杀手锏”,“艇动三分险”、潜艇上“百人同操一杆枪”,每一个岗位上的官兵都肩扛着战友的生命和巨大的责任。支队参谋长姚建江告诉记者,对于艇员素质的培养,平时的功课不能有丝毫懈怠,训练要贴近实战。

  “部队这几年随着装备的发展、更新,对兵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相比较以往要求更高,入伍三个月后有专业培训,到部队后训练更具体、专业。作为潜艇部队,无论是在岸港还是海上都实战实练。对于兵的训练实际模拟海上会出现哪些突发状况。比如封仓、灭火、堵漏,都要实际去动。要想在执行任务中不出现突发状况,功课要在岸上做足做充分。人员、机械和物资器材都要做到非常充分,才能保证在海上和任务中不出现突发事件。”

  如今,该支队60%以上的官兵拥有远航大洋的经历。参加过多次远航的孙新辉是潜艇电工技师,努力学习新的装备知识是他目前要面临的新挑战。

  “97年服役到去年11月才接装新的装备。我感触最深的是老装备机械化程度高,需要人为操作;新装备自动化程度高。对于我个人挑战来说,现在感觉简单的卖力气、动动腿已经远远不够了。我是搞电工的,对于电器的电路、自动化理论知识比较欠缺,在这方面我一直在向设备厂家学习,向年轻的领导问。努力使自己把内部结构构造尽快掌握了解。”

  在大洋疆场,支队官兵肩挑重担一路航行,曾先后完成首次执行常规动力潜艇长时间昼夜长航、新型潜艇首航太平洋等数十项载入共和国潜艇史记录的重大任务。一代又一代的潜艇人在这里“静静潜伏”,守护着祖国的万里海疆。正是他们用青春和汗水,铸就着坚不可摧的水下长城。

中国潜艇远航成常态 探访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

风雪正值练兵时

中国潜艇远航成常态 探访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

码头潜艇满旗

中国潜艇远航成常态 探访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

潜艇编队航行 武振平摄

[编辑:靳松]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