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忘不了的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

国际在线2015-08-19 10:23:13

  开篇语:

  陈纳德、库里申科、柯棣华、马海德、斯诺、爱波斯坦、原清志……这些人里,有军人、有医生、有记者,虽然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存在中国人民的心里——正是他们,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或远涉重洋或毅然留守,给予了中国人民最无私的帮助和支援。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国际在线将陆续推出《老友记——抗战中的国际友人》系列专稿,让我们一起,向这些在艰难岁月里和中国人民一起并肩战斗的国际友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老友记】忘不了的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

  人物背景:

  格里戈里·库里申科(1903-1939)

  乌克兰人,前苏联共产党员。

  格里戈里·库里申科是苏联空军飞行大队长。1939年,他和考兹洛夫受苏联政府派遣,率两个“达沙式”轰炸机大队来华,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库里申科以朴素、坚实、谦逊、热情、友好和对工作认真的态度,赢得了中国飞行员的尊敬和赞誉。他不知疲倦地向中国飞行员讲解飞机性能、特点,并把先进的操作技术和战术,无私地传授给中国飞行员。他对中国飞行员要求严格,上课、训练、飞行一丝不苟,讲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1939年10月14日下午,库里申科接到作战命令,出击日军某军事基地,他立即率队驾机迅速沿长江向东飞去。编队飞临武汉上空时,遭到日军机群的拦截。库里申科沉着地指挥机群,对敌机展开攻击。经过激战,击落6架敌机。狡猾的敌人以三架战斗机包抄库里申科的指挥机,他的飞机遭到重创,单机冲出重围,仅以一个发动机沿着长江向驻地返航。到达万州上空时,机身失去平衡,难以控制。为了保护飞机免遭破坏,他不顾个人安危,操纵飞机,寻机迫降,终于平稳迫降在长江水面上。库里申科由于长时间驾机,劳累过度,再也无力跳出机舱,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献出了年轻生命。

  日前,国际在线记者专访了库里申科烈士墓园的守墓人魏映祥,以下为专访全文:

【老友记】忘不了的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

库里申科烈士墓园的守墓人魏映祥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步晶晶、盛玉红、乔卫、黎萌) “2000多名苏联飞行员参加了援华志愿飞行队,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有200多人牺牲在中国战场。”今年5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媒体撰文时所言,让人们回望历史。中俄人民在反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战斗中相互支持,相互援助,并肩战斗的情景再次浮现。

  战功卓著 陨落扬子江心

  库里申科就是这些牺牲在中国战场上的一员。1903年,库里申科生于基辅州科尔苏恩斯基区的切列平村,1929年应征入伍,1939年6月受苏联空军委派,率领轰炸机大队来到中国帮助抗击日寇。

  进驻成都太平寺机场后,库里申科一边驾机作战,一边培训中国飞行员。他对中国飞行员要求非常严格,为了纠正学员落速或进入机场角度方面的偏差,往往连续带飞三四次。

  1939年10月3日,库里申科率机飞临汉口机场袭击日军。那天,日海军航空队正在指挥所门前迎接木更津航空队的6架新锐攻击机的到来。日机刚刚降落,志愿队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天空,炸弹倾泻而下,日海军鹿屋航空队副队长小川和木更津航空队副队长石河等几个军官当场丧命,指挥轰炸重庆的第一联合航空队司令官、冢原二四三少将被炸飞了一条胳膊。

  10月14日,库里申科和副大队长马卡洛夫又率领机群炸毁汉口机场日机60架,毙伤300多人。返航时,20多架日军战斗机迎面扑来,库里申科率队与日机展开搏斗。日战机被志愿队击落6架后,日军瞄准了库里申科的领航机。库里申科在击落1架日机后,战机的左发动机被打坏,他只好用单发动机冲出日机重围,向成都基地返回。

  飞机飞临四川万县上空时,机身失去平衡,必须马上着陆。为了飞机免遭破坏,库里申科用高超的技术操纵飞机,平稳迫降扬子江心,危急时刻,他命令同机的轰炸员和机枪手脱掉飞行服游向江边,叮嘱他们记住岸边特征标记,以便将来打捞。

  轰炸员和机枪手游到岸上,脱离了险境,库里申科却因几天来连续作战,体力消耗过大,被浪头卷入江底。直到20多天后,他的遗体才被打捞上来。当地群众将他安葬在万县太白岩下的太白书院旁,这一年,他年仅36岁。

  给库里申科下葬时,人们并不知他是谁,只在墓上做了一个飞机的标志,表示烈士是飞行员,直至解放后,才确定库里申科的身份。

  1958年国庆前夕,中国红十字会代表中国政府邀请库里申科的遗孀和女儿参加“十一”国庆典礼。母女俩作为贵宾,应邀出席盛大的国庆招待会,周总理在招待会上热情地握着她们的手说:“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库里申科。”

  国庆之夜,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切会见依娜和她的妈妈,一同观看焰火表演。之后,母女俩抵达四川万县市,前往新修的陵园参加扫墓活动。站在父亲的墓前,依娜心潮起伏,父亲牺牲时,她才3岁。

【老友记】忘不了的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

位于重庆万州西山公园的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烈士墓园

  守墓人:希望去库里申科的老家看看

  1958年的7月7日,当地人民政府在西山公园为库里申科重新修建墓地,墓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用中文和俄文写着:“在抗日战争中为中国人民而英勇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格里戈里·阿基莫维奇·库里申科之墓”。

  已过花甲之年的魏映祥是重庆万州人,退休前他是万州区园林绿化管理处副主任,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重庆万州西山公园库里申科烈士墓园的守墓人。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魏映祥和他的母亲谭忠惠一直默默守护着长眠于万州的前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的墓园。

  “库里申科烈士是1939年牺牲在我们万州江边上,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乡和人民的。后来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1958年将库里申科墓迁到这里。迁来后,我母亲1959年参加工作就一直为库里申科守墓,一直到1977年,后来她退休后我就接班继续做这个工作。”

  70多年来,库里申科并不孤独,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魏映祥和他的母亲谭忠惠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这对普通中国母子的故事去年被拍成了电影,片名叫做《相伴库里申科》。“我母亲也是生长在长江边的,她也知道库里申科牺牲的地方,为什么牺牲的,这也是为什么她到这个单位很愿意接受这份工作,而且是一直坚持下来。” 魏映祥说。

  据中国专家研究资料和俄罗斯驻华使馆提供的数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地修建的苏联红军抗日胜利纪念碑、苏军烈士纪念碑、苏军烈士陵园和苏军烈士墓达百余座。包括魏映祥母子,这些烈士墓的守墓人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守护着一座座苏军烈士陵园。

  魏映祥说,他和他的母亲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守护库里申科烈士墓园贵在坚持与责任,“从我的母亲来讲,她不识字又没有文化,但是她有一颗很淳朴的心,很执着。对于库里申科烈士墓地的守护,这个工作很枯燥无味,但是贵在坚持,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我母亲现在已经88岁了,身体不太好,已经卧床了。我主要也是受我母亲感染,除了出差和到外地,我基本也每天都要来这里。”

  在魏映祥看来,他和母亲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接下来,他会把守护库里申科墓园的工作继续传承下去,“退休后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让我的儿子和孙子继续守好库里申科墓地。库里申科并不孤单,我们一定会长期把这个墓地守护好。”

  魏映祥说,对于库里申科烈士的敬仰和缅怀,从他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在心里扎下了根,他希望未来能有机会去库里申科的家乡看一看,“我的一个愿望就是想到库里申科的老家去一趟,在我有生之年,我也想去看看英雄烈士的家乡,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编辑:张斯路]
 
返回顶部进入桌面版

国际在线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2006

京ICP证120531号 京ICP备050648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00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