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培养“大国工匠”——人大代表三问职业教育

2016-03-12 09:31:43|来源:经济日报|编辑:王涛

谁来培养“大国工匠”——人大代表三问职业教育

  姚建民代表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倍感生产工艺的重要性,建议加强职业教育。 本报记者 李哲摄

  原标题:谁来培养“大国工匠”——人大代表三问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切入点,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也是一个很好的民生工程。因此,建议一部分本科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办好职业教育,应该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

  “工匠精神”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一个热词,其背后凸显了人们对高质量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何才能培养出“大国工匠”?与会的不少代表表示,职业技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该打通吗

  有人说职业教育到了高职就到头了,不利于吸引优秀生源。

  “有的省实行五年一贯制,有的实行中高职‘3+2’,搭建人人成才的‘立交桥’,有利于解决过去一味追求高学历、不肯上职业学校的问题。这种分段培养的方式,有利于鼓励年轻人上职业学校,打通今后走向本科或更高学历的通道,有利于人才成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说。

  她的观点得到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建民的赞同,“上了职校再上本科,也是一条成才的道路,应给年轻人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却不认同这一观点,“职业教育是专门教育,本科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到底该谁向谁并轨呢?”他认为,一部分本科教育有必要向职业教育转变。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毕业生,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铝业公司技术工人常俊民有切身体会。“我不赞成职校生一毕业就继续读本科,他们需要实践,好的技术人才都是从实践中干出来的,而且学技术的大好时光就在25岁之前。”他认为,干技术的能否成才不在于能否拿到较高的学历证书。

  “如果职校生想继续受教育,我认为需要‘停顿一下’,工作几年之后再继续读书。这时候,你会知道自己欠缺什么、学什么有用,才能主动学习,事半功倍。”常俊民代表说。

  办职教该不该大包大揽

  “现在已有2.7亿农民工进城务工,为什么还存在‘民工荒’问题?我认为原因是专业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应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在‘十三五’末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杂费。”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认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很多来自农村或者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对他们来说,如果既能不花钱受教育,又能找到好工作,那就是最大的民生”。

  吴晓灵代表也同意中等职业教育费用应尽量由财政来负担,但是,在职业教育投入中应区别对待,“国家应该负责基本义务教育。高级的职业教育则要更多用居民和社会的钱,少用财政的钱。应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动员社会力量办学”。

  职教招生到底难在哪

  一边是市场对技术人才的渴求,另一边却是职业教育招生难的无奈现状。

  来自云南的全国人大代表李烨说,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有一个职业教育学校,有5000多名学生,就业率100%。这个学校办校的法宝是什么?“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社会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李烨代表说。

  “目前,有些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在企业并不实用。”常俊民代表十分赞同校企联合办学,“据我了解,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两元制,学校和企业签订协议,在校学生可以领到工资,企业派出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到学校授课,这样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效果”。

  长期活跃在农业一线的姚建民代表发现了现行技能教育的问题,“比如在农业技能培训方面,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可真正种地的没几个去听课”。他给出的对策是,提高培训内容的实践性、精准投放技能教育,“比如要针对农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技术骨干等提供培训,少作一般性培训”。

  事实上,提升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事。“如果普通工人一辈子辛辛苦苦都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如何谈工匠精神?”一位名叫野望的网友说。呼唤工匠精神,需要职业教育、薪酬体系、社会氛围等整体环境的共同改善。(李 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