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际>>正文

中国加工贸易寻求突围 向国际产业链中高端迁移

2016-04-25 09:18:5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杰):长期以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占据了中国外贸的半壁河山。在这种贸易方式下,产品设计的主导权和定价权掌握在外国品牌手中,中国企业集中在中、下游的制造和装配环节。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同业竞争加剧、国际订单下滑的背景下,利润率和市场空间不断缩减,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在加强成本控制、研发差异化产品、优化供给结构等方面下功夫。专家认为,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上观察,我国需要向加工贸易生产链的中、高端升级。

  每年两届的广交会是是中国进出口行业的“风向标”,国内参展企业中90%以上是中小规模企业。记者从正在进行中的第119届广交会上了解到,在内外环境的倒逼下,很多靠加工贸易起家的企业都在积极谋求转型之路。

  广东新宝电器是中国小家电行业出口的龙头企业。这家企业厨房搅拌类电器年产量2000万台,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一。电热水壶年产量达到1400-1500万台,占据全国出口规模的10%以上。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宝电器副总裁朱小梅感受到了行业竞争的加剧:“原来以前一条生产线需要30—50个工人,如果不改,小家电利润的空间没有办法支撑。这也迫使我们有转型压力。”

  和国内一些家电企业“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不同,新宝电器目前主要的业务侧重仍是国际市场的代工贴牌生产。长期深耕的客户资源,让他们熟悉主要市场的需求和特点,目前,新宝电器的产品款式超过千种,但朱小梅表示,产品种类过于繁多也给生产环节改进带来挑战:“跟美的、格力这样的国内大品牌相比,他们产品单一,去做自动化程度提升比较容易。我们主要以OEM(贴牌)为主,各国市场不一样,规格不一样,我们同一条生产线要满足不同国家需求,设计挑战非常大。我们从基础配件开始,通用配件先走自动化,现在组装从手打变成机打,还有产品测试也是按自动化要求去做。”

  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改造明显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过去,一条电水壶生产线需要30个人,目前下降到18—20人。在朱小梅看来,加工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既在于成本控制,更在于走出产品同质化的老路子,“要有差异化的产品,我们在研发领域有200个工程师,集中去做产品创新这块。每年会有几十个新品开发出来,完全和同行竞争对手和同行拉开了档次。我们原来只是厨房,现在扩展到吸尘器、空气净化、婴儿产品类产品,把现有的生产研发资源扩充到其他的领域。”

  与新宝电器发展路径有差异的,是重庆大江动力设备公司。这家企业从事发动机、发电机和水泵类产品生产,产品外销比例占70%。这些年,这家企业着力从贴牌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商标已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注册。

  大江动力国际业务部经理黄云庭表示,去年,他们的销售业绩大幅增加了20%,明显高于同行企业,一条重要发展经验是,充分调研不同市场,优化产品供给结构和定价:“很多是从终端用户出发,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捣鼓出东西就说卖多少钱。我们是从用户体验和市场需求、容量、购买力来综合研究,先学习市场,再根实际情况进行产品设计。”

  面对生存发展压力,多数加工出口类企业都在找寻突围之路。而放眼中国整体贸易大格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经有了趋势性变化。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去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约1.22万亿美元,增长1.2%,占外贸出口53.5%,成为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传统加工贸易出口额7900多亿美元,下降近10%,占外贸出口的比重为35%。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健表示,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占比在过去10年间是持续走低,这是中国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但他也认为,加工贸易本身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在国际产业链环节上,中国要努力寻求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突破:“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变化,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分工也在变化,像中国以后低端的服装、鞋帽、箱包不做了,中高端会继续做。我们也会做一些精密的仪器设备、医疗设备。这些行业也是要外包加工的,加工费比较高,设备投资比较大,要求企业技术水准比较高。另外,我们过去是承接加工贸易,今后我们也要把一部分加工贸易转到东南亚,比如越南、柬埔寨等国。”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加工贸易政策,取消加工贸易业务审批,支持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政策,支持企业建设境外营销和服务体系,培育外贸自主品牌。行业人士认为,相关政策部署一旦有效落地,有望对加工出口企业形成利好。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