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译者匠心——孟加拉语译者们和泰戈尔的不解之缘

2016-05-06 16:05:16|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邵鹏

图片默认标题

白开元老师发言。摄影:高宇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曹艳华):提起泰戈尔,你会想到什么?每个人也许都能念几句他写的诗,像“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等等。上个世纪,中国文坛的众多诗人将泰戈尔的英文诗歌翻译出版,让中国读者对他有了更多认识。尽管他出生在印度,可是他的很多作品都是用用孟加拉语创作的,这并非尽人皆知。在中国,有这样一群从事孟加拉语翻译的老中青译者,他们凭借对泰戈尔的尊崇与敬仰,用了5年多的时间,将孟加拉语版的泰戈尔文学作品,翻译成了1600多万字的《泰戈尔作品全集》中文版,让更多读者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泰戈尔作品,从中体会他对世界的认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体会。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和大家聊聊孟加拉语译者们和泰戈尔的不解之缘。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泰戈尔的名字并不陌生。1913年,凭借英文诗集《吉檀迦利》,他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泰戈尔在亚洲声名鹊起。1924年,他应邀访问中国,受到中国文学界,尤其是以徐志摩、林徽因等代表的新派诗人的热情接待。通过这次访问,泰戈尔表达了对中国遭受鸦片战争侵害的同情,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并获得了一个中国名字“竺震旦”。回国后,泰戈尔在他创建的印度国际大学开办了一个中国学院,由此成为中印文化交往史上的一面重要旗帜。

  作为《泰戈尔全集》诗歌部分的主要负责人,年逾七旬的白老师几乎包揽了泰戈尔诗歌的全部翻译工作,诗歌译作总量8万多行,加上散文和小说部分的翻译,本次全集作品中三分之一的译作是由他完成的。在本次翻译全集的过程中,他的夫人身患重病,在照顾家人的同时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翻译任务,白老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尽管如此,他依然执着坚守,完成了这项重任。

  白开元说:“我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应该是被泰戈尔伟大人格魅力所感动。大家知道泰戈尔是在中印文化交流的一面大旗,世界上没有一个世界级诗人像泰戈尔一样热爱中国,写了那么多关于中国的作品,创建了一个中国学院,在中印文化交流上留下了非常宝贵的遗产。把他的作品翻译成中文也是我们懂孟加拉语的人的不容推辞的责任。我们国家懂孟加拉语的人非常有限,能翻译他的作品的人也非常有限,可是泰戈尔的文学研究在中国各大学的外国文学教育领域是值得探索的内容。他们只能通过我们的译作来了解泰戈尔文学,这是重要的历史责任。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而已。”

  作为中国翻译泰戈尔作品最多的译者,白开元老师的翻译作品水平在业内首屈一指,得到了出版界和读者们的广泛认可。1986年,白老师参加了在印度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与会的中国专家们表示,以前只读过泰戈尔的英文诗选,他的孟加拉语诗歌作品在中国还没有译本。为了填补这个空白,白老师开始了泰戈尔作品的翻译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他的翻译工作受到了冰心和季羡林等国内著名作家和学者的支持和肯定。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