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一江连六国 澜湄合作焕发“黄金水道”新活力

2016-05-10 14:21:3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邵鹏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柳青、王竹):澜沧江-湄公河被誉为连接中国、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和越南的“黄金水道”。今年3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为澜湄合作机制划定了蓝图。澜湄六国一衣带水,合作因水而生,水资源合作因而成为这一机制初期五大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在澜湄合作机制下,中国将与流域国家一道,商讨航道整治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等议题,让这条“黄金水道”焕发新活力。

  澜沧江从青海奔涌而出,流经西藏和云南的群山,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称作湄公河。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因而有“东方多瑙河”的美誉。沿途的人们依水而居、靠水而生,说起这条江的种种都如数家珍。西双版纳州农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祁文龙说起澜沧江里的鱼来头头是道。

  祁文龙说:“像长丝釯(鱼字边,音忙),它是长距离洄游的,它平时生活在下游,泰国、包括老挝、缅甸这一带,但是到了繁殖季节,它必须要洄游到上游,到我们比如说勐仑罗梭江这些河流去进行繁殖,所以这个保护肯定要上下游大家共同来做。”

  这位13年的老渔政对澜沧江鱼的种类和习性非常熟悉,他提到的长丝釯(同上)也被西双版纳当地百姓称为“江鲨”,是澜沧江湄公河独有的珍稀鱼类,每年4月到6月,这种野生鱼都要从湄公河流域洄游到澜沧江进行繁殖。

  2015年6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农业局和老挝南塔省自然资源与环保厅在景洪签定了《渔业资源保护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建立中老渔业共同保护区,双方要互通信息,定期开展打击电、炸、毒鱼等违法捕捞行为的联合执法行动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而“江鲨”洄游的路线,就要经过这个渔业共同保护区。

  祁文龙介绍说,澜沧江-湄公河水域渔业资源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程度仅次于亚马逊河,也是整个流域沿河人口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仅在西双版纳州澜沧江流域就初步查明有107种鱼类,其中包括长丝釯在内的西双版纳独有鱼类达到20种。祁文龙说,这一流域渔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正是由于渔业资源的流动性等特点,各国的通力合作愈发重要。“下游国家我们和他们合作主要从几个方面,一个从关累以下40公里河段,我们划定了一个共同保护区,去年到现在开展了一次联合执法、资源调查;然后在关累举办了一次规格比较高的增殖放流活动;第三项工作我们还对渔业资源保护的技术人员和沿河的群众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实际上间接降低了他们到自然河段捕获野生鱼种,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

  “同饮一江水”是澜湄沿岸国家命运相连、休戚与共的生动描述。这条“黄金水道”不仅是商贸航运的生命线,更是沿线民众的“母亲河”,因此共同保护沿河生态资源、有效开展水资源合作,成为澜湄合作机制初期五个优先方向之一,而中国和老挝等国合作开展的渔业资源保护,为澜湄合作机制下的水资源合作积累了有利经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澜湄流域各国通过水资源合作,可以让沿岸民众更好地“靠水吃水”。“水资源合作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沿河的老百姓基本上是以渔业为生,所以渔业发展有很大的空间。水利灌溉也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主要是以农业为主。这个地方的交通出行现在主要还是以河流交通为主。所以,我认为水上交通、水利灌溉、水力发电、渔业发展等,我们都是可以合作的。我认为,农业现代化跟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而水的治理对农业现代化又是一个促进。”

  澜湄合作以构建命运共同体为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和各国发展需求,六国之间了解彼此需求,又有共同发展的愿望。2015年底以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遭受不同程度旱灾,影响了沿岸民众的生产生活。为照顾流域国家的关切,中国克服自身困难,自今年3月15日至4月10日对下游实施应急调水,以缓解下游国家旱情。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表示,这一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与下游国家守望相助的诚意与善意。

  刘振民说:“上级调水也是有经济损失的,水电站建成以后,它起了一个防洪的作用,同时也在发电,水一下调走以后,发电就受到影响。但是我想,我们为了帮助下游国家缓解旱情,调水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有意地把水资源的管理、水利合作作为一个合作领域,希望通过这个合作能够为六国在探讨建立水资源合作中心、加强水资源的合作,在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灾害应对、农业发展方面加强合作和协调,为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应急调水惠及下游多国,澜湄流域国家对命运共同体有了切身的初体验。越南媒体称,中国应急补水工作为越南九龙江平原缓解干旱和海水入侵等现象“提供巨大帮助”。柬埔寨外交与国际合作部发表声明说,中国补水的举措“对包括柬埔寨在内的湄公河下游国家缓解旱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再次证明中国与湄公河各国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良好合作关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表示,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流域国家都是利益相关方,水资源合作的关键在于各国相互尊重,顾及各方利益,以诚意协商解决问题。苏晓晖认为,澜湄合作机制应该成为共商、共建、共享的次区域合作平台,直面湄公河流域国家在水资源利用上的问题和分歧,商讨湄公河航道整治和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总体规划和科学设计,让这条连接六国的“黄金水道”焕发新活力。

  苏晓晖说:“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也是最长的河流,但是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应该说还不太充分,未来各国要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所以就要用好水。怎么用?应该说这些国家很需要的就是水能,需要发电,中国和老挝、和柬埔寨进行的一些合作就是在这些水电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中国很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国家管好水和用好水,中国就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成立一个合作中心。应该说澜沧江-湄公河机制本身就是中国提供的一个公共产品,而中国提出的这种水资源合作的中心又是下一个层次的更详细的一个合作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会和其他国家探讨如何把合作落到实处。”

  “湄公河”一词的来源有高棉语和泰语两种说法,但意思都是“母亲河”,由此可见承载着流域人民对这条河的深厚感情。为更好地保护、合理地开发利用,澜湄机制从提出倡议、筹建规划,到最终启动合作,仅用时一年多,得到流域各国的积极响应。从水资源合作可见,澜湄机制直面难题、务实合作、从项目入手,正一步一个脚印迈出扎实的步伐。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