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新华访谈:[妻子忆保国]那段“与大山较劲”的岁月

2016-05-26 15:50:19|来源:新华网|编辑:谷士欣

  追忆时代楷模 《听他们讲李保国的故事》系列访谈之一:

  [妻子忆保国]那段“与大山较劲”的岁月

  新华网石家庄5月26日电 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近期新华网邀请郭素萍、杨双牛等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请他们讲述李保国35年间用科技帮助太行山群众脱贫的一个个生动故事,呈现出时代楷模李保国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情怀。

  追忆时代楷模,新华网今天推出系列访谈《听他们讲李保国的故事》第一期《【妻子忆保国】 那段“与大山较劲”的岁月》。

  1981年,李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椅子还没坐热,上班仅十几天的他就一头扎进太行山,搞起山区开发研究,开启了一段35年的大山情缘。

  35年间,他坚持扎根生活贫困、生态脆弱的山区,用生命搞科研、搞扶贫、搞产业,他的事迹感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

  他为什么选择去太行山?又做了哪些为人称道的事?围绕这些话题,新华网与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进行了深入地沟通和交流。

  把家搬到大山里

  主持人: 留校之后,他为什么选择去太行山呢?

  郭素萍: 因为保国是农民出身,从小生活在农村。他觉得太行山区的农民生活条件很苦。他就想把自己所学的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作一点贡献。

  主持人: 他去太行山的时候,您认识他了吗?

  郭素萍: 1983年开始,我专职(搞)科研,进的正好是这个小流域综合治理课题组,当时我们都是课题组的成员,所有的工作我们都参与了。

  自此之后,李保国和郭素萍一起扎根山区,他们在太行山里安了“家”。

  主持人: 那时候你们住哪儿啊?

  郭素萍: 我们年轻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浆水沟和前南峪。当时孩子还小,所以就带着孩子一起去的。那时候,孩子没人照看,每天上山都是带着孩子去,有时候忙得根本顾不上孩子。

  那时,村里到季节后石头地里有蝎子,一只鲜蝎子可以卖2分钱。果农们没事的时候就上山抓蝎子卖钱。我们上山工作,没时间照看孩子,孩子就自己玩蝎子。有一次,我发现蝎子的大尾巴钳子都张开了,还好没扎(蛰)到孩子,当时心里感觉特别难受。后来,我跟保国商量了,觉得孩子自己玩不安全,就把孩子的姥姥接了过来。

  当时研究的是小流域治理课题,需要调查的东西很多,天天需要往山里跑。每次上山孩子就跟在我们后面,大家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小流域”。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