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内>>正文

中国应急医疗队首获国际认证 揭秘精英队伍成长记

2016-05-27 15:38:1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胡慧敏

图片默认标题

2015年9月,在中俄地震灾难救援联合演练中,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的队员利用蛇眼探测仪搜寻废墟中的生命迹象。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供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何雨阳):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当地时间5月24日在日内瓦宣布,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和两支俄罗斯国家医疗队成为首批通过世卫组织认证评估的国际应急医疗队。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对于中俄两国响应世卫号召表示感谢,对于他们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

  在60多个国家的200多支救援队中脱颖而出,获得世卫组织的官方认证,这支队伍有哪些过人之处?国际在线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总队长刘中民,据刘队长介绍,他们是一支高学历、懂外语、专业技术过硬、具备综合能力的医疗救援队,曾参与汶川地震等灾难救援以及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保障任务。对于首批通过应急医疗队认证,刘中民表示,这是对中国医疗改革和中国所承担国际责任的一种认可。

  很多队员都有留洋经历

  刘中民告诉国际在线记者,获得世卫组织认证的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 共有56名核心队员,全部来自上海东方医院,由专业医疗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组成,包括20名医生、16名护士、后勤保障人员和辅助科室人员,另外还有炊事员。

  刘中民说,按照WHO的要求,除了这56名核心队员以外,还要有200名预备队员。这支队伍必须能够在现场展开一个相当于二甲医院的救治规模,包括现场有手术室、监护室、40个床位的病房等,每天要能完成7个大手术和15个小手术,要能够保证救灾的时候不对当地的灾民和政府造成额外的负担。“对这支队伍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除了保证治疗外,还要保证医疗队员和病人的生活,承担的任务也非常的重。”

  据刘中民介绍,所有队员包括预备队员,都必须通过专门培训。而且在选拔的时候要求队员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对于医生的要求是要能独立完成某一专科的诊疗任务。队伍以主治医生为主,职称和学历都比较高,目前有8名博士和多名硕士。

  另外,国际救援涉及外语的交流,要求队员掌握的语种要相对齐全,包括日语、阿拉伯语、韩语、俄语等。无论到哪个救援地,队员都要能顺利展开救援。所以这支队伍里有很多人都有国外培训经历,比如在德国接受过两三年培训的护士,在俄罗斯本硕连读的医生等。

  刘中民还说,除了配备创伤外科、心脏外科等救援地常见的手术科室外,队里还配备了心理医生,保证灾后除了紧急救治以外,还可以帮助灾民开展日常的医疗工作。

  经历过汶川地震和世博会考验    

  刘中民说,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在全球进行国际应急医疗队的认证工作。“我们作为首批通过认证的队伍,心情很激动。毕竟灾难救援是我们一直在从事的事业,能够走出国门,获得世界的认可,这是对中国医疗改革以及中国所承担的国际责任的一种认可。”

  据刘中民介绍,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的成长经过了十余年的历程。早在1999年,这支队伍的承建单位东方医院就开始推行急诊创伤救治的模式,培养了一支急救队伍。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前,为保障世博会的安全,上海市卫生局委托东方医院建设一支市级应急医疗队伍。于是,在上海卫计委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投资2000多万元,将东方医院原有的急救队伍建设成了一支市级标准的应急医疗队伍。这支应急医疗队伍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世博会以后,东方医院又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要求,不断扩大队伍,成为了不但可以进行移动车辆紧急救援,还能展开100个床位的野战医院级别的应急医疗队伍。

  刘中民说,灾难救援是东方医院一直坚守的传统。每当有灾难发生时,他们的急救队伍都会出动,积极参与救援。2008年汶川地震,刘中民就带着上海第二批医疗队进行了灾难救援。

  刘中民介绍,在汶川灾区进行救援时,一到灾区就发现大批灾民患上感冒、拉肚子、皮肤病等疾病,但当时带去的药物没有那么多,后来就发动灾民自己上山采草药,然后煮成大锅茶,让他们每人每天喝两碗,慢慢的,感冒、发烧、拉肚子的人就少了。“所以我觉得灾难救援需要一专多能。不能单靠从书本上学的一些知识,很多东西还需要综合运用。”

  东方医院是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同济大学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灾难医学系,后来东方医院又跟中华医学会创立了灾难医学分会。“中国的灾难学真正从这儿开始起步。这些年在灾难医学理论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中国的灾难救援论。”刘中民说。

  全职医生兼职干应急救援

  作为首支获得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中国应急医疗队伍,刘中民表示,他们将给国内其他正在申报认证的队伍提供一些指导,同时按照世卫组织的要求,继续完善队伍建设。

  首先是要进一步提升能力,继续加强外语训练,随时准备出动,承担国际救援责任。第二是装备需要进一步改进,朝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和知识化发展,在车辆不能到达的时候,要能够通过各种运输手段,比如空运、水运等将医疗保障物资投放到现场。第三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继续完善和加强后勤保障能力建设。

  刘中民说,现在他们每周都有一次救援队的培训,包括每次半小时的英语培训,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在内的所有队员都必须参加。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支兼职的队伍,所有队员都要首先承担自己在东方医院的本职工作,加入应急医疗队伍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但是刘中民说:“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能够多为社会、为国家做点事,个人忙一点,累一点,我觉得都是可以调节的。”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