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究竟是什么人非要把好事办“残疾”

2016-06-07 13:56:50|来源:光明网|编辑:梁生文

  最近河北井陉两位残疾人种树成荫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这两位残疾人坚持14年,种树上万棵,硬是把荒河滩变成了绿树林。

  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也是一个好故事。但是,前两天有消息表明,在这两位残疾人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之后,事情却向着于这两位残疾人不利的方向——当然是对有些人最有利的方向发展。

  此所谓“有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

  据媒体报道说,两位残疾人之一的贾海霞记得有一家“很大的媒体”来报道他们的事情,“跟我说,你们就实话实说。我说行。后来问我,你最希望的是什么?我说我最希望的,就是等树卖了都变成钱!他们就笑了,说不行不行,你可不能这样说,你这样说我们就拍不了了。”那么,这家“很大的媒体”究竟想让这两位种树成荫的残疾人说什么?

  据报道,“再后来,被媒体问起为什么要种树的时候,老哥俩都学会了:‘咱们河北这一块要创建森林城市,防止大气污染。现在空气质量这么差,我们就种些树,净化环境么。’”而许多媒体在其报道中也引用两位残疾人的话说,种树就像养孩子,有感情了,河滩上的树不会卖……而实际情况却是,“啊呀,那时候确实还没想卖。原来还没长大呢,卖不了啊,那个小的谁要啊。”“我们两个通过媒体吧,就是‘大帽子底下开小车’,说了些冠冕堂皇的话。”

  有了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媒体高大全的文章就有了内容,但却把这两位残疾人架空了起来,让这两位残疾人承受了其不能承受之重。什么“创建森林城市”、什么“防止大气污染”、什么感动这里那里的“十大人物”、什么“身残志坚、植树造林”的典型、什么声名遐迩的励志故事……这两位残疾人种树的动机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想着看看有机会的话,把(河滩上)这一片树卖掉,以后有吃有喝、填饱肚皮了,我们在(山)上面无忧无虑的,哎呀……就种吧。”

  在如此动机与目的中,没有宏伟的抱负和远大的目标,有的只是出于一己私利的算计。然而,不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法律上,这种算计有什么不当和不妥么?因了这种一己私利的算计,其有利社会的结果就不值得报道、其故事就失去了感人的效应了么?如果除掉那些强加的高大全元素,其种树成荫故事的正当性就打了折扣,那么,难道当初安徽小岗村农民冒死按下的18个血手印,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启动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事实再次证明,“每一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对其经济利益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者好得多”。难道不是么?这两个残疾人出于“有吃有喝”、“填饱肚皮”和“无忧无虑”的私利而成就的事情,难道不是比许多冠之以“创建森林城市”、“防止大气污染”、“净化环境”等说辞的行动更能给社会带来好处吗?

  残疾人种树成荫,并以此感动人们的真髓在于,这两个残疾人用最笨的方法,以最原始的动机,做成了在世界许多地方手脚及五官健全的人想做而没有做到的事。世界上种树的故事有千千万,而上述残疾人种树的故事,正告诉了人们“有吃有喝”、“填饱肚皮”和“无忧无虑”的动力有多大。因此,这个故事的可贵之处正在于,这样动机人人皆有,人人可成就。更可贵的是,这两个残疾人的故事也再次证明,当人们出于朴实的动机而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时,其结果给社会带来的好处,远比其直接追求社会利益时大得多。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