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导演库斯图里卡:拍有"温度"的电影 在中国大展拳脚

2016-06-20 14:38:38|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图片默认标题

塞尔维亚导演库斯图里卡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白宇 拉多萨夫):2016年6月19日,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完美收官。担任此次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是被誉为“奖项收割机”的塞尔维亚天才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这位享誉世界的塞尔维亚电影天才在中国的亮相恰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此访是中国元首32年来对塞尔维亚的首访,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也将极大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习主席对库斯图里卡祖国的历史性到访,也让这位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大当家”更加引人注目。

  说到塞尔维亚这个和中国相距万里的国家,一般的中国人也许不大熟悉。但如果给它加上“瓦尔特“、“地下”、“库斯图里卡”这些标签,想必大部分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塞尔维亚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954年出生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著名的影片《地下》、《爸爸出差时》就出自这位鬼才导演之手。看过《地下》的观众,想必对主角随手拎起一只黑猫擦皮鞋的镜头记忆犹新。在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中,类似的神来之笔多不胜数。幽默、感伤、家国情怀……无数的中国观众在各种影评中写下关于库斯图里卡电影的评论,猜测这位塞尔维亚导演拿起摄像机那一刻心中的所思所想,好奇是怎样的经历,让库斯图里卡把如此复杂的情绪融入电影之中。

  说到在自己电影事业中的领路人,库斯图里卡提到了克尔瓦瓦茨——著名的前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导演,“我想,我从事电影这个行业,就是因为克尔瓦瓦茨。他在我的生命中意义非凡。他和他的电影,记录了一个时代,甚至给中国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跟巴塔(“瓦尔特”的扮演者,笔者注)是朋友,而克尔瓦瓦茨带我走进了电影的世界。这种感情是深厚的。在我的童年时代,我的父亲、克尔瓦瓦茨和巴塔,他们就经常聚会。和父辈们度过的那段时光,给我打开了走进电影的大门。”

  许多观众或许不知道,1972年,18岁的库斯图里卡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影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就是这次不经意的客串,成就了一位伟大的导演。“这(那次拍摄)给了我很特殊的体验。当时我还在上中学,我并不是一个好学的学生,我还不知道怎么去感知生活。所幸,我所处的环境让我读了很多书,读书让我学会感知世界,也培养了我在艺术方面的感知能力。克尔瓦瓦茨导演的电影,是我接触电影的第一步,这个吸引力是巨大的。他拍摄的动作片,非常成功,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从那时候开始,我觉得电影很有意思,很有兴奋点。”

  有了那次不经意的触电,从此库斯图里卡对电影的痴迷便一发不可收拾。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库斯图里卡执导的佳作不断涌现。《爸爸出差时》、《地下》、《黑猫,白猫》等影片在国际各大电影节上连连获奖。近几年,尽管库斯图里卡放慢了拍摄电影的脚步,但他对电影的执着和热爱却未有丝毫减退。时至今日,拍摄于1995年的影片《地下》在豆瓣网上的评分仍高达9.1分。得知自己的旧作在中国受到高度评价,库斯图里卡称,自己的电影是有“温度”的作品,“如果说,和好莱坞的影片相比,中国观众更喜欢我的影片的话,只能说好莱坞的电影除了华丽的包装之外,缺乏精神层面的内容。但我以及其他一些欧洲的导演做到了。《地下》这部影片是有温度的,展现了一种全球性的关怀。所以,今天人们再去看这部电影,仍然会引起共鸣。我很高兴中国的观众喜欢这部电影。”

  尽管,目前电影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库斯图里卡毫不讳言,自己是3D技术以及电影视觉效果技术的反对者。用他的话说,技术应该为电影服务,而非电影为技术服务。

  不爱红毯,不爱3D,这位看似和现代电影节格格不入的天才导演,此次却成为了中国最受瞩目的国际电影盛事的大当家。对于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展影片,库斯图里卡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每个电影节都有自己不同的传统。这届上海电影节的参评电影水平都很均衡,水准都很高。在这个时代,电影的语言开始发生变化,整个电影业都在适应过程中。在参展的中国的电影中,我可以觉察到这些变化。我想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条件是很好的。这些参展的影片,为中国电影以及世界电影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此次是库斯图里卡第二次到访上海。2012年,他就曾带领自己的乐队“无烟”来到上海参加音乐节。再次到沪,让库斯图里卡印象深刻的不仅是上海的摩天大楼和现代气息,还有老百姓身上流露的从容和未曾改变的人性之光,“上海的发展是一个奇迹,展现出了一种不可言喻的力量。但我遇到的人,还是和以前一样—平和、尊重传统。很难想象我身处的是全球最有实力的都市。上海这几年的变化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但我最大的感触是,在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下,人们还是那么和善,城市发展的推力并没有让人性褪去光芒。”

  这次的上海之行,库斯图里卡还带来了自己的四部作品--《亚利桑那之梦》《地下》《黑猫,白猫》《生活是奇迹》。这四部电影作为主席影展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在各大影院进行了展映。库斯图里卡坦言,跟自己的预想一样,这四部影片在上海的反响不错。未来,库斯图里卡还计划在中国大展拳脚,“就在不久的将来,我跟中国的电影人就会有合作。我很快会再来中国,或许就在(明年)4月,我会去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带着我的新影片《银河漫漫路》。”

  电影是无国界的语言。40年前,一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让中国人民认识了南斯拉夫,认识了“瓦尔特”,也让一位生在萨拉热窝的毛头小子掀开了生命中全新的一页。40年后,曾经的毛头小子成为了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带着父辈的情怀,库斯图里卡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上海。他的到来,让中国人忆起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而他将传递给塞尔维亚人民的,是中塞两国人民之间经久不衰的友谊和挂牵。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