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论中国汉字的美---意美、音美、形美

2016-06-21 15:38:48|来源:国际在线|编辑:张雪梅

  汉字又有人称它为方块字,目前只有中国在全民使用,日本的文字发源于汉字,因此方块汉字是中国独有的,是不可取代的。  

  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具有它独特的魅力。本文认为汉字所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不只是因为它形体的特征,更是因为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而作为汉字艺术审美价值的最高表现,散发出书法文化的独特魅力,所以看汉字的审美,应该从汉民族的文化角度来对汉字进行审美,即以书法艺术为工具,以汉文化为角度来剖析汉字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蕴。

  汉字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而由汉字发展来的中国书法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简单最典雅而又最富有内涵的艺术,它是汉民族思想的载体,蕴藏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识,伦理思想,哲学思想。

  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许多传说,如战国时期的“结绳说”、“画卦说”等,其中最着名的就是“仓颉造字说”。一些古典籍中也有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荀子·解蔽》),“仓颉之作书,以教后世”(李斯《仓颉篇》)。而从许多古代典籍对古代社会的记载和出土资料的研究来看,汉字应该是以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彩陶为基础,后发展到殷商的甲骨文,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从殷商的铭文、到秦朝的小篆,到两汉的散录,到东晋的今草,到唐代的端楷,到宋、元、明、清的行草,每种书法都表现出当时代文字特有的魅力,甲骨文的古朴,金文的高雅,篆书的委婉,隶书的端庄,楷书的方正,行书的潇洒,草书的飞动,无不显示着汉字的灵性与飘逸,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而书法艺术将汉字的美无时无刻不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草书的“舞”字,就把那舞蹈者轻盈的舞步,飘舞的衣裙以及动态的舞姿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为什么以汉字为基础的书法能给人带来如此的审美愉悦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与汉字本身不但具有独特的形态美,进而还含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一、汉字结构的和谐对称美

  汉字中有许多字型是对称结构的,反映出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思维。它表现为许多汉字都是由对称的结构组成,如“林”,双木为林;“从”,一人在前,一人在后跟随谓之从;“炎”,一火之谓火,火多谓之炎;这些形体都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字符组合而成,集合以后就产生一种新的意思,这种独特的对称形式,往往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

  同时,汉字是一种以线条为基本组成部分的文字,线条组合的丰富性和稳定性也决定了汉字造型的灵活和稳定,不同的线条,不同的结合。灵活之中显得稳重,对称之中表现和谐,汉字线条的这种独特的特征带给汉字的就是一种“骨”,这是一种从汉字本源所散发出来的“气”。

  二、汉字具有形象意境之美

  这是由于汉字的字型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象形字时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也就是说,随着事物弯弯曲曲的样子把他勾画出来。日;太阳的轮廓是圆的,而且高挂在天空,不断的发光发热,所以古人就把“日”简略成为一个圆形,中间一点。月,画成一个弯弯的形状,因为古人看到的月亮在大多数时间都是弯的,所以古人将月亮画为轮弯月来表示。在中国人的眼中,线条不仅仅是线条,而是含有更多内在的东西,如八卦,“一”代表的阳是,“一一”代表阴,用这二种符号就组合成为代表万事万物。中国的儒、道两家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就是说自然和社会的事物虽然纷繁复杂,但却都是由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原始材料按照一个基本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既所谓的太级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汉字就是多用象征的手法把事物化繁为简,以最简单、平易、意象的艺术手法来完成人的思想。例如: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形象生动。中国汉字讲究一字传神,人的无限思绪往往短短三五字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如“龙”字,中国是个崇拜龙图腾的国家,在草书中的龙,就是一条张牙舞爪飞腾的巨龙的形象,因为这个字的意境深远,我们透过这个飞腾的龙字看到的是中国先民的精神崇拜和中国古老的文化。

  三、汉字潜藏的文化之美

  1.哲学思想

  在汉字中的很多字形都蕴含着一些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我们先来看看汉字中最简单的“一”字,首先从“一”字的含义上来说,许慎在解释“一”的时认为: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有一而后有二,元气初分,清轻阳为天,重浊阴为地。正像《周易》上所说的“天一地二”,“一”是天之数也,“二”是地之数也,中国的先民就是这样把汉字溶入了更深的内容和意义,把汉字同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在古代的汉字艺术中,有一种表现形式叫“计白当黑”,其实里面蕴涵了古人的“有”“无”的一种哲学思想,如齐白石画虾但不画水,而是用空白的纸面做水,他的虾给人看了以后感觉有种鲜活感,他以“无”表现“有”,把空白的空间留给观者,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填充,去意会白纸中的水,以“道家”的思想来解释,画出的虾就是“阳”,留下的空白的水就是“阴”,这样就在对立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

  2.伦理思想

  (1)做人思想。在古代,人们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最关键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的道德修养很高,才能担负起治理国家天下的重任,也是所谓的“修身、治国、平天下”。如“信”,《说文》解释:“信,诚也,从人言”就是人说的话要真实,如果一个人讲话不真诚,就达不到做人的基本原则,他就是不一个真正的,为大家所认同的“人”。“仁”,《说文》:仁者,亲也。从人二。《中庸》解释: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做人要做一个有爱心,有信用,能够对别人以帮助的人。中国易学有三才之道:立天之道,曰之日月:立地之道,曰之刚柔:立人之道,曰之仁义。可见古人将仁义作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来对待,

  (2)礼教思想。古时的礼教制度非常严格,如“君”,《说文》:“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意思就是说,所谓“君”者,就是发号口令的人,慢慢的“君”字就成了统治者的代名词。“臣”就是一个被统治者的形象,“臣”是一个侧目、曲身、俯首称臣的人。在古时候,作为臣子,从来不能用目光与君王正视,这样做回被视为不敬,对君王所说的话就要无条件的接受,这就是古时的君臣之道。“孝”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说文》解释: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者也。“孝”在我国是有很深的思想根基的,子女孝顺才能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才能国家稳定,国之本在于家。

  汉字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它包含着太多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这其实就是汉字富有如此魅力的根源。汉字反映了民族心理,表现出了民族性和民族特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四、汉字入诗也会创造出韵律美

  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汉字入诗也是技巧之一。有意识地把一首诗的大部分句子都用上数字,就是数字诗了。据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婚后不久,司马相如即赴长安做了官,五年不归。文君十分想念。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丈夫寄来的一封信,自然喜不自禁。不料拆开一看,只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聪明过人的卓文君立即明白了丈夫的意思:数字无“亿”即无“意”啊!于是,她满含悲愤,写了一首数字诗“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欲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读后羞愧不已,于是用驷马高车,把卓文君接到了长安。清人王士祯作过一首《题秋江独钓图》,是有名的数字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连用九个“一”,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再如清代诗人纪昀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皆不见。”此诗全诗咏雪,将数字一至十巧妙地嵌入诗中,人们回看诗题才恍然知是咏雪。另外还可以把数学运算以诗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特殊的数谜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这是一首很奇特的数谜诗,此诗如果用现在的代数方程来解答,设寺僧为x,则可以列出如下算式:x/3+x/4=364,可得出x=624,即寺里六百二十四个和尚。

  这些都是汉字和数字相结合而产生的韵律美,让人回味无穷,意深绕梁三日而不歇。

  五:汉字的综合之美书

  如果书法只注重在形这一个方向的延伸,那就只是一维的。而在音韵的方向上也有所延伸,那就有了二维,再加上在时间方向上的自然延伸,则成为三维立体的,它的艺术涵量最大。有了这样一个坐标,我们甚至能够描绘出自己所理解的一幅书法作品进行创作时轨迹曲线,对书法艺术进行相对量化的把握。

  音、意这一维的展开其实就是文学创作,只是因为在书写的这一时段内同时进行着文学原创(这里主要指的是激活文学创作冲动的原生心理状态,此时处在触发艺术创作的初始状态——即“道”,当用文字进行把握时,就具有了向形、音两个方面生长的可能性,它们共有一根,即意,并随之的延伸而进展)十分艰难(但也不是没有,像古人的信札、文稿等),所以这里的文学创作通常指的是二度创作,即通过对文字内容的熟悉,对文字音阶的吟诵,从而营造出书写时的心理环境和节奏等相关联的内涵。书艺公社

  书家经过长期的修炼与涵养,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汉字造型的独特把握能力与书写节奏,合而言之就叫风格。独特的风格如何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所谓的风格亦是一种惰性,过分理性乃至于机械的文字造型与书写节奏如何破解?古人酝酿较佳的书写状态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凝神静气,通过内省,看到自身性情的真面目,就好像一心潭的水落而石出;二是以酒精催发性情,通过激荡,使心潮澎湃,如张旭醉后作草书。一静一动,这两种极端的方法并不能算是最自然的,只有书家在做文章或写书信时,随着文字内容的生成而自然地流露出的性情才是最自然的。一篇文章(或书信)的生成过程,它的启始与终了的过程有着内在的完整性与自洽性,这与书法生成的启始与终了过程可以形成同步,进而达成心手如一的默契。

   如果把毛笔在纸上的留痕暂时遮蔽,书写时,笔锋或蹲或驻,或跳跃或徐行,就像足尖在纸上的舞蹈,这时,情绪、呼吸、节奏等因素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书写与韵律的关系,和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有类似的地方,舞者踏着音乐的节拍,围绕拟想中共有的一个虚幻的核,循着舞蹈自身存在的逻辑运动起来,只是音乐可以单独先在,而舞蹈却很难离开音乐(节拍)而进行。

  综上所述汉字具有在美,是难以述说的只有靠自己漫漫领悟。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