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习近平讲述中波友好故事

2016-06-21 13:07:25|来源:中国网|编辑:谷士欣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习近平指出:“中波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彼此交往源远流长。”波兰是最早承认并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6月17日,在对波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的署名文章。习近平在署名文章中讲述了五个中波友好故事,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聆听。

  故事一:“波兰的马可·波罗”

  习近平讲述:

  17世纪中叶,波兰传教士卜弥格来到中国,广泛研究中国社会、历史、医学、地理等学科,发表大量著作,是首位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果的欧洲人,被誉为“波兰的马可·波罗”。

  故事背景:

  听习近平讲述中波友好故事

  卜弥格肖像

  卜弥格,原名米歇尔·博伊姆(Michel Boym,1612—1659),波兰耶稣会传教士,被誉为波兰的马可·波罗。卜弥格是欧洲真正意义上对《马可·波罗游记》作出诠释的先驱,是系统地向欧洲介绍中医和中草药的第一人,同时也是第一个研究中医的欧洲人。卜弥格的一生极具戏剧性:14岁时,他得过一场大病,在生死未卜的煎熬中他立誓——如能康复便献身于远东的传教事业。17年后,卜弥格未忘初心,从葡萄牙里斯本扬帆出发前往东方。历史就是这般精彩和耐人寻味,卜弥格怀着“中华归主”的信念不远万里、九死一生奔赴中国,不仅受到南明小朝廷的接待,还被皇帝封官加爵,竟阴差阳错地成为中国的使臣。肩负使臣重任的卜弥格跋山涉水、远渡重洋回欧洲搬救兵,不料在欧洲又遭到冷遇、非难甚至驱逐。坚忍三年,卜弥格终于得到罗马教廷的认可,回到心心念念的中国,可中国却早已改朝换代,有知遇之恩的一朝天子也已成为刀下鬼,钦定的使臣却因与前朝旧主交好而无落脚之地,最后辗转轮回,终因长期劳累病逝于广西边境,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卜弥格仅仅四十七载的一生是短暂的,至今他那传奇的故事也鲜有人知,然而他的人生却是悲壮而辉煌的。奔赴远东传教多次死里逃生,与永历皇帝交好并有知遇之恩,获任南明使臣并身着大明朝服回罗马搬救兵,成为中欧外交史上的第一位使臣。自他提笔著述中国的历史、地理、科学、文化、风土人情等时起,他就已经把他后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向欧洲介绍中国”的使命,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波兰汉学的奠基人,同时,他也是中国与波兰友谊的开拓者。

  故事二:波兰友人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医疗支援

  习近平讲述:

  中波两国都有一句谚语叫“患难见真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国人民彼此同情、相互支持,结下深厚友谊。傅拉都、戎格曼等波兰友人不远万里来华,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医疗支援。

  故事背景:

  傅拉都:医术高明被董必武称作 “华佗傅拉都”

  听习近平讲述中波友好故事

  傅拉都医生启程赴湖南

  傅拉都, 1910年生于华沙,他是因参加国际援华医疗同中国人民结缘,医术高超的他还是国际医疗队的负责人。1940年救护总队把医疗队派往各战区服务,傅拉都担任691医疗队长,奔赴湖南、湖北战场。有一次,部队把缴获的战利品——一面写有“武运长久”字样的日本旗子送给他作纪念。傅拉都很珍视这份礼物,一直把它保留在身边,并带回了波兰。后来他的儿子来到贵阳,把这面旗子捐给了贵阳市档案馆。他医术高明,获董必武称 “华佗傅拉都”。他与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还有过一段生死之交。王炳南18岁入党,长期以民主人士的身份活跃在政治舞台上,1942年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周恩来得知后便决定请傅拉都出面相救。傅拉都身穿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制服,又有外国医生的特殊身份,持有游历各地的护照,便利用救护总队的汽车将王炳南成功救出。上世纪50年代初,波兰政治情况复杂,回国后的傅拉都遭到审查,一度失去自由。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波兰,要求会面这位国际友人。这次会见,使傅拉都恢复了自由。董老和王炳南还为他写了证明材料,转交给波兰共产党,使傅拉都彻底昭雪平反。1957年他以公使衔出任波兰驻中国大使馆参赞,在中国工作了8年,努力发展中波两国友好关系,在各国驻华使团中颇受尊敬。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