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疑点多多 "安倍经济学"已是穷途末路?

2016-08-09 18:16:0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靳松

  日本首相安倍最近似乎信心满满:改组内阁进一步稳固了政权,发起修宪眼看是一步之遥。8日,他又公开表示,“最优先的课题是经济。面向秋季的临时国会,抓紧编制补充预算案。”然而,细心的日媒发现,日本政府近日在临时内阁会议通过的规模达28.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无论是资金来源还是融资用途,都显得很可疑。更有媒体指出,“安倍经济学”已成为安倍最大的执政软肋。

  财相坦承“这是政府能尽的最大努力”

  从表面上看,日本政府近日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号称日本史上金额第三高,安倍称“这一经济对策方案不仅可以刺激短期的消费,还将有望实现民间需求为主导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和‘一亿总活跃社会’(意思是人人都能在家庭和职场活跃)。”但是,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的表态却明显不如安倍有信心。他说,“综合考虑现在的各种条件,这是政府能尽的最大努力了。”

  麻生口中的“现在各种条件”主要指什么呢?原来,日本政府多年一直努力摆脱依靠发放国债实现国家预算的窘境,像在财年中间临时决定发行国债的情况,此前已经4年没有出现了。然而,这次为了展现振兴经济的决心,日本政府不得不自食其言,再度发行了规模3万亿日元的所谓“建设国债”,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真有28.1万亿融资规模吗?

  不仅如此,笔者发现,在总额高达28.1亿的刺激计划中,由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出资的金额仅有7.5万亿,加上所谓“建设国债”3万亿,也不到计划所需金额的一半。为了让计划显得更加庞大,日本政府还计划进行6万亿日元规模的财政投融资,也就是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政府手中,再统一进行调拨。

  即便如此,仍有11.6万亿的融资金额没有着落。日本政府对这部分资金的解释是:将把政府控制的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全部计算入内,最终将达到28.1万亿的刺激规模。

  为何日本政府要如此执着于“28.1万亿”这个数字呢?原来,在前不久进行的参议院改选中,安倍多次强调“安倍经济学”效果,并一再向国民保证,将继续采取财政措施,促成经济增长、让日本退出通缩。在这一过程中,自民党先后放出过10万亿和20万亿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风声,但市场反应冷淡。在此情形下,安倍7月底表态,将推出规模超过28万亿的刺激措施,一度让市场一振。结果,在中央和地方财政捉襟见肘、金融机构态度冷淡的情况下,为了兑现首相承诺,日本内阁只好匆匆通过了金额刚好超过28万亿这条红线的刺激计划。

  可能遭遇放款无人要的尴尬

  筹款成问题,放款也一样是问题。根据日本政府内阁决议案,新经济刺激措施主要将惠及四个领域:

  1、安倍提出的“一亿总活跃社会”计划的实现,具体来说就是给护理人员和幼儿园老师涨工资,直接向低收入家庭发放补助金;

  2、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内容包括援建东京到大阪的磁悬浮项目,修整可以容纳大型客轮停靠的港口;

  3、扶植中小企业和支持农业出口;

  4、灾区重建工作。

  日媒指出,这其中的第二、三项,政府放款都可能出现问题。因为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持附加条件苛刻,而目前普通企业的融资环境相对宽松。日本央行针对商业银行推出的负利率政策,使得商业银行大幅度降低放款门槛和利率,因此,到底有多少企业愿意接受政府的放款很成问题。

  所谓“安倍经济学”,最基本的理念就是,通过金融和财政双重调解,人为压低日元汇率,从而刺激出口和推动股市走高,让大企业在一系列改革中获益。之后,企业将通过加薪和分红等手段进一步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带动消费,并最终实现日本经济的良性循环。

  所以,考量“安倍经济学”是否成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日元汇率是否走低,日本股市是否高升。然而,刺激方案公布后,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逼近101日元兑换1美元的近期新高,日本股市也在近日小幅低收。

  “安倍经济学”在过去曾经有过成功的时刻,但是如今市场面对接二连三的刺激政策已经麻木,而日本政府在筹款和放款两方面的表现,也都不像以往收放自如。显而易见,一味地强调刺激消费、忽视生产的“安倍经济学”已走到尽头。(朱曼君)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