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茂兰自然保护区张雁泉:让"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双提升

2016-08-11 09:54:3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文俊 王庆江 黄静):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荔波茂兰,被誉为“地球绿宝石”。这片“石头上的森林”,在保护者眼里是脆弱的喀斯特生态区,而在当地村民眼里则是赖以生存的自然宝藏。如何实现生态建设与扶贫攻坚双提升,曾经是困扰当地发展的巨大难题。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部张雁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世人提供了破解这一难题的有益经验。

  张雁泉从小热爱大自然,1995年,他正式成为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三岔河管理站一名干部。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美好,除了与花草树木为伴,他还得和偷猎盗伐的村民在深山老林打游击。张雁泉至今还记得刚刚调入管理站时的情景,“一打听到晚上某个地方可能有木材拉出去,我们就蹲点守候,人家一拉来了,马上把他拦下来进行处罚。”

  在当地村民的眼里,茂兰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都是老天的馈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是他们祖辈先人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然而就在1988年茂兰成为国家级保护区后,村民们伐木狩猎的生路被切断,生态保护与村民生存尖锐对立、矛盾纷呈。于是巡山护林的工作人员就成了村民的“敌人”。当初的张雁泉巡山护林从不心慈手软。他深知喀斯特地貌的石头上长出手腕粗的一棵树要一两百年,一旦遭到破坏,根本无法恢复。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张雁泉看到了保护区里除了保护还有民生。

  1997年,张雁泉抓了一位砍树的村民,并处以罚款五十元,可是罚款迟迟未交,他跑到村民家中一看,顿时心就软了。那家村民家徒四壁,床上就是一些稻草,房屋就是透风的,天上下大雨它下大雨,拿些盆盆桶桶来接水。村民家的情况看得他直掉眼泪,当时就决定替那个村民代缴罚款。还有一次,村民欧万书因盗猎猕猴被判了十三年,去抓人的时候,欧万书还在上初中的女儿欧盛凤突然跪在地上,向着警察苦苦央求。张雁泉回忆道:“她就跪在警察面前,就说你们把我爸爸抓走了我读书怎么办,我们家庭呢怎么生存,就哭,然后她又跪在她爸爸面前,说爸爸你不能走,你走了我就完了。所以当时呢,啧!也心里面觉得很心酸。”

  家徒四壁的村民,小女孩的哭喊,触目惊心的一幕幕刺痛了张雁泉,迫使他换位思考。过去那种只讲保护不顾民生,仅靠抓人罚款并非治本之策,要守护好两万公顷的茂兰保护区,必须帮助保护区内群众寻找新的脱贫致富之路,这才是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根本大计。在思索探寻中,管理局于2002年成立了一个新的科室——社区发展科,张雁泉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张雁泉说:“(社区发展科的)职能呢就是为社区服务,从源头上去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帮助他们勤劳致富,用这种方式来解决保护区与群众对立这种矛盾。”

  除了向村民推广人工种植蓝靛的技术,带领村民到四川学习竹编手艺,发展生态旅游、协助村民开办农家乐,张雁泉还当起了免费导游,为村民拉生意,“我们要从外面去跟他们联系游客,安排好了以后呢,我们要从荔波买鸡啊,肉啊,白菜啊,拿来这个地方给它煮好,等人家去玩了回来以后呢吃,通过这样以后慢慢慢慢的才带起来的。”

  就在为村民找生意的时候,张雁泉受到一位北京游客的启发,于2004年创建了一个名叫“爱存青山”的博客,通过网络发起爱心倡议,先后有130多个基金会和张雁泉联系,筹集资金两百多万元,资助大山里的两千多名贫困学子。曾经跪地哭喊的女孩欧盛凤就是获得爱心捐助的学生之一,如今她已是贵州民族大学的一名学生。在《黔南骄傲》的颁奖典礼上,面对曾经带走父亲的“仇人”,欧盛凤的一席心里话让张雁泉感动得眼含泪水:“张爸爸,我想对你说,那时候我很恨你,但是,现在我不恨你了,我很爱你。”

  张雁泉只是贵州全省努力推进绿色发展的千千万万先进典型中的一员。近年来,贵州按照习主席“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指示,既注意补上发展的贫困“短板”,又努力做好“大数据、大旅游和大生态”的“长板”,从而让当地百姓从绿色发展中获得更多红利。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生产总值达4936.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这样的成效也更加坚定了贵州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决心,当地在保住青山绿水、发展生态产业的同时,力推精准扶贫、绿色扶贫,逐步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的发展之路,实现了“扶贫攻坚”与“生态建设”的双提升。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