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重庆纪行:守住长江的绿

2016-08-24 12:21:24|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刘志敏、黄晶):王延平,15岁跟随父母来到重庆市万州区,三十多年在这里的工作和生活,让他对这片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节假日他经常会把一家老小聚在一起,到长江边上走一走,而且爱好摄影的他还一定要拍上一张全家福。

  “那个就是长江,(那是)我小孩大概十来岁读小学的时候,在三峡移民之前。这个时候你看吗,(山上)几乎是荒坡,现在几乎全是绿的,我们栽的主要是香樟和栾树。作为一个林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只要我们的生态安全、我们的树,我们的野生动物,我们的物种……保护的好,那么我们做这个工作感觉是非常欣慰的。我们很高兴的时候,就是看到我们的青山绿水。”

  重庆市万州区1989年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时,森林覆盖率还只有6%左右,可如的森林覆盖率已超过62%。亲历这一变化的不仅有身为林业工作者王延平,还有标准的“三峡移民”张培英阿姨,“我们是2004年搬上去,2005年开始蓄水。我们是属于淹没区,淹到枇杷树那里,搬上去的时候我才四十几。原来(江水)隔得远,涨水最多到145(米),没那个种的,都是荒草,现在(水位最高)涨到175(米),现在有树林了,看起来舒服些。”

  张培英提到的145至175米水位线落差,是生活在长江沿岸的人民经常提到的“消落带”。长江三峡库区季节性水位涨落,在这周而复始的一升一落中,河床两岸形成了一片空地,这就是“消落带”。污染物会滞留在稳定性不高的土地上,形成严重的岸边污染带,特别容易引发土地侵蚀和流失。

  为了解决“消落带”治理这一道堪称是世界性的难题,重庆万州区林业局在2009年开始在沿岸培育一种叫“中山杉”的植物。七年来,万州百安坝上的208棵树苗成活了204棵,原来的小树苗也长成了树林。在这片林子不远处上班的重庆万州居民张永卫每天下班都要来这里转一转,因环境改善后这里也成了鸟类的栖息地,他很喜欢这样的美好景象,“你看吗,那个地方就有两个,看见没有?特别是傍晚的时候,太阳到西边的时候,太阳光射照在这个地方,然后有很多鸟类在这个地方栖息,那个(画面)真是太美了。因为我们(三峡)库区生态改变以后,我们长江的水质很好,很多迁徙的鸟类都飞到这里来,原来很多长江都看不到的、没有的鸟类,现在到我们长江都能看到。”

  长江沿岸人民感受到的这些生态环境改善,得益于国家“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今年年初,“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为长江经济带发展确定了方向,“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国家气候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认为,长江是一个水生的生态系统,“大保护”本身就是发展,“长江是一个水生流域的生态系统,它的保护涉及到它沿岸流域的大量面积的农田的灌溉、土壤的质量、水土流失等等一系列综合的生态系统,如果这个生态系统没有了,退化了,那么两岸的农业、基本的水的供应,作为经济的基础就全都被破坏掉了。所以大保护是为了可持续的发展,不是不发展,它本身就是发展。”

  从巴山蜀水到鱼米之乡,长江这条脉动6300公里的“黄金水道”,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长江经济带”覆盖的9省2市中,9个省市的GDP增幅达到或超过8%,其中重庆市更以11%的增幅领跑全国。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长江这枚中国硬币的“一体两面”。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占到全国的一半左右,生物物种多样,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但在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长江流域也出现了生态功能总体退化的趋势,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水质污染,城镇空气质量下降,环境问题突出。

  长江沿岸各地构成统一的生态整体,休戚与共。中国政府和沿岸各省市合力,探索建立全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着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绿色生态走廊。2016年,环保部编制实施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庆市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北省计划“打造长江经济带脊梁”;上海市“率先划定沿江生态保护红线”……在生态环保专家邹骥眼中,国家和长江沿岸各地政府转变发展观念,携手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为“美丽中国”共同努力,“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一定要设定环境资源的红线,因为环境资源本身,就像习主席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它本身就是财富,你把它破坏了、过量的消耗了,本身就是在破坏财富啊,财富就是我们发展追求的东西,所以要转变发展观。”

  而这种绿色发展观,今天已深深根植在了长江沿岸百姓的心中。在重庆市万州区大周镇,记者遇到了前不久刚从长江中下游旅游回来的当地居民谭帮联,他发现那里的水还不够清,那里的天还不够蓝;他说作为上游的他,看到了这一切他觉得自己更有义务保护好这条母亲河,“回到我们这个地方,我感觉是一个天堂,空气质量很好,我们这个地方就是个‘天然的氧吧’,我们老百姓感觉生活很幸福。长江是母亲河,我们亲身的体验,我们身在长江上游,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确实都有义务,就是大家都来保护母亲河,包括整个长江沿线,对我们整个国家和子孙后代都有好处,共饮长江水。”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