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专家认为:帕米尔高原拜火教遗址的发现可能改写历史

2016-09-06 11:35:2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罗来安):9月4日,“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队来到位于中国新疆帕米尔高原西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对该县距今约2500年、与拜火教早期文化起源有关的“黑白条石古墓葬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认为,该遗址的发现证明中国新疆作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在亚欧大陆文明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突出作用,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拜火教又称祆教、火祆教,西方学术界一般称为琐罗亚斯德教,流行于古代波斯、中亚,以及我国新疆等地,曾经是古代波斯的国教,也是佛教、犹太教、基督教诞生以前亚欧大陆最有影响的宗教,并对上述宗教产生了深远影响。学术界因其在世界历史文化上的突出贡献而称其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曲什曼村的“黑白条石古墓葬遗址”就是一处2500年前拜火教古墓葬遗址,因地表保留有大面积错落有致黑白石条遗迹得名。这个墓葬群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考古队在2007年发现的。据主持了墓葬群发掘和整理工作的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博士介绍,他之前一直在做帕米尔高原的调查,但这次重大考古发现却是源于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帕米尔行走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13年多了,这期间不断做通道和遗址的调查。帕米尔的文物相对贫瘠和单一,总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大概是2005年和2007年之间在这边做调查的时候,老乡对我说,有一个地方都是黑石头白石头,很有意思。我就来看,看了以后我就觉得它非常特殊,当时并没有想到可能跟拜火教有关。”

  巫新华发现,黑色和白色石子铺设在地上,而且是放射状,错落开的,他认为这种状态跟光线有关,而跟光线有关最直观的东西就是太阳,因此推测这一墓葬可能跟早期的太阳崇拜有关系。后来通过对墓葬群取样进行碳14测定,初步确定这是距今25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

  经过六七年的准备,考古队从2013年开始对这一墓葬群进行了正式发掘,整个发掘持续了2年时间。2015年,考古队对发掘区域的工作做了一次完整的科学梳理。除了地表遗迹之外,他们还在当地发现了数百件器物,其中木质火坛和陶制火坛最为重要,另外包括黑白天珠、祭祀坛、鹰头骨等都与早期拜火教的文化有关。

  巫新华说,拜火教起源有波斯和中亚说,这一发现支持了中亚起源说,并有可能把中亚起源地定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甚或直接定位在帕米尔高原。尽管这一说法引起了一些争论,但却不断为其后研究者们的新发现所证实。巫新华说:“经过发掘之后,我们第一期考古报告的发表和随后学术研究文章不断的发布,学界从最初的惊讶、吃惊、质疑,到现在基本上采纳了我们的观点。同时这方面的研究也填补了世界锁罗亚斯德教早期历史文化材料和研究的空白。(这个发现)仍然会引起争论,会引发讨论。但是材料摆在这里,已经不容回避,这是事实了,应该说这方面研究在中国学者的努力下,我们推进了一大步。”

  9月4日,参加“2016丝绸之路—昆仑·河源道综合科考”的专家一行对曲曼村拜火教遗址的发现和巫新华博士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尚衍斌认为,墓葬出土的文物,特别是木质火坛为研究西域拜火教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做历史的我们都知道,按照传统的说法,拜火教是起源于波斯。但是在我们中国古代文献当中,我们会发现,在新疆的很多地区,也都有流行拜火教的记载。比方说在《梁书·高昌传》,还有宋史里面的一些行记。很多的文献里面,比如吐鲁番地区,都有拜火教火祆教的记载。那么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提出来了:拜火教到底是波斯传过来的呢?还是就这个地方发现的?哪个地方早一点?巫博士的发现,他的一些工作,实际上对我们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很好的解说。当然这个解说还需要更多的材料,更多的学科的支撑。”

  中山大学历史文博学院教授刘文锁认为,曲什曼村墓葬群的发掘提出了很好的问题,为研究琐罗亚斯德教早期历史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但是我们现在不必马上要去得出答案:“早期拜火教跟后来中古时期从中亚、粟特九姓胡人带到中国的,中国历史上把它称为祆教的要稍微区分下。琐罗亚斯德历史上一直传播到现在经过了很多变化,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一直到现在伊朗还有个琐罗亚斯德村子。那么在早期拜火教里面,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学术问题,就是拜火教最初创立时间是什么,这是没有定论的。”

  刘文锁认为,新疆发现拜火教考古遗存的意义在于:早于佛教传入之前,古代新疆就已经形成多样化宗教信仰,进而形成了多元文化的基础。这一局面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部落、民族人口流动和丝绸之路商贸活动是分不开的。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也为新疆各民族带来了福祉。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