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明慧茶院举办第12届古琴会 突破创新传统艺术形式

2016-09-18 16:57:2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图片默认标题

现场观众仔细品味禅茶表演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霍亮):古琴与昆曲,我国两个最早列入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于2016年9月16日下午14点,完美“邂逅”在阳台山大觉寺明慧茶院第12届古琴会上。中秋佳节,一场以“琴赏牡丹”为主题的演绎,将昆曲《牡丹亭》里的传奇精彩呈现。

  自2003年古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为弘扬传统文化,为大众提供近距离接触这一蕴含民族精神的珍贵艺术,明慧茶院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古琴会,且届届有创新。

  晚会现场,二十分钟的禅茶表演为音乐会拉开序幕。艺术家们身着中华传统服饰,以古琴、昆笛、琵琶三种民族乐器,共同唱颂《牡丹亭》里的《步步娇》和《皂罗袍》等选段,让观众耳目一新。青年文化学者曹雅欣通过温婉深刻的文学讲述,为琴会的主题升华画龙点睛。娓娓道来的文学解说和多首琴曲间的汇合交融,充分展示了《牡丹亭》这一艺术瑰宝的独特魅力,也将一种“演唱、讲述、演奏”三合一的国艺演说形式呈现于观众眼前。 

  据了解,古琴艺术家杨青、青年文化学者曹雅欣、昆曲音乐家姚昆宏、古琴新秀吴雪盟、戏剧音乐新秀丁若琦等,经过长年的潜心研究和不断尝试,将古琴琴歌和昆曲吟唱技巧结合,此次演出是首次把这种形式推向观众。

  现场,北方昆曲剧院作曲家姚昆宏女士的念白和吟唱,传神地将昆曲的美展现给每一位观众。她还专门为琴会创作《写在演出之前》,详细阐述了对这一创新艺术形式的专业理解,为观众做现场艺术启蒙。

  “我们进行实践的是史无前例的艺术形式——古琴与昆曲的系统对接,我们探索的一小步,有可能成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在新时期践行发展的一大步。”音乐会艺术指导杨青老师说。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祯先生看来,“琴乐是超越的,并不意味着死板枯寂,它包孕着活泼的生命动力与艺术张力”。古琴之道,正调品弦,中正平和,昆曲之韵,四声宫商,闲雅整肃。二者既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品性,又在文化精神上彼此统一,被传统文人对应成一种“雅音”,闲以养性,正以修身。

  中秋佳节,在千年古刹里,以琴声和琴歌为伴,明慧茶院为热爱传统文化的市民提供了又一次艺术鉴赏雅集,不少秋游市民被音乐会吸引。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秋日天高云淡,在古寺之中,喝一杯清茶,听一场别致的音乐会,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神给养。”茶文化里"正”、“清”、“和”、“雅”之精神也与琴会的主题相得益彰。入秋以来,茶院准备了适宜的季节茶品,并安排茶道表演和茶文化相关的亲子活动,为来西山旅游的市民增添了传统文化体验。 

  据悉,今年是与莎士比亚齐名的我国伟大戏剧家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的日子。他的作品《牡丹亭》家喻户晓,尤其昆曲《牡丹亭》久负盛名,但是系统的以古琴深厚的气韵来烘托昆曲婉转清丽的音乐会,还是首次面世,是对传统艺术和大师最深情的纪念。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