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德媒称中国资本净输出是历史转折 民企后来居上

2016-09-26 13:31:38|来源:参考消息网|编辑:颜观潮

  原标题:德媒称中国资本净输出是历史转折 民企后来居上

  参考消息网9月26日报道 德媒称,日前,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对外发布《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这份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实现连续13年的快速增长后,首次创纪录地超过了外资在中国投资的总额度。

  德国之声电台网站9月23日发表题为《历史转折:中国对外投资首超吸引外资》的报道称,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在发表这一公报时表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占全球流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到2015年的9.9%。张向晨强调,2015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56亿美元,实现资本项下净输出。

  报道称,2002年至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幅高达35.9%。如今,中国对外投资量已跃居全球第二,金额仅次于美国(2999.6亿美元),领先于日本(1286.5亿美元)。

  投资海外合乎常理

  对于多年来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支持的德中经济联合会来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吸引外资额度的消息是大势所趋。

  德中经济联合会秘书长白希可分析称,这与中国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有关。中国已经不再是世界工厂,“目前非常注重科技创新,在很多方面的竞争力都有所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走向海外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合乎常理的选择。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主任助理汤拯分析称,过去几年来中国对外投资额持续上升,主要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结果。虽然增速在最近几年里有所放缓,但和其他国家相比,以及从绝对值来说,依然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他在几年前任职于中国驻德领馆期间就能感受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如火如荼”。

  汤拯认为,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也符合企业发展的自身逻辑。在品牌、创新、技术及全球产业链整合方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走出去”息息相关。“中国的许多企业在创新和研发方面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同时也进入一种瓶颈。”在此背景下,在全球范围“抓药方”就变成了最优选择。

  白希可指出,许多来欧洲投资的中国企业看中的是和欧洲企业合作的机会,通过投资合作加快中国企业自身的创新速度。

  民营企业后来居上

  报道称,中国从新世纪开始正式把“走出去”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初期扶持的大多是想在海外“镀金”的国有企业。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当时,中国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以及有限的市场竞争力,让最初“走出去”的一批企业如今只剩下零星散落在全球各国的诸多代表处、办事处。

  但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变化。2015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出手最大的仍是国有企业,但专业性、针对性却变得更高。商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以52.9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倍耐力集团公司(近60%股份),是2015年中国企业实施的最大海外并购项目。实际上,中国化工集团也是如今海外市场并购最活跃的中国国有企业,它于2016年先后收购了德国特种机械制造商克劳斯玛菲和瑞士农业化学企业先正达。后一项收购的交易额估计为428亿美元,成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最大一笔收购。

  报道称,虽然国有企业的单笔投资额屡创纪录。但根据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字,2015年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数量和总额上均已超过国有企业。比较突出的包括大连万达、华为技术公司、福耀玻璃、万向集团、三一重工和吉利控股。

  密切参与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汤拯指出,与“走出去”策略刚出台时相比,如今,民营企业的投资数量已经超过国有企业。但从单笔投资额的绝对值来说,民营企业还不及国有企业。

  资本输出将成常态

  德中经济联合会的白希可指出,像华为、中兴这样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的中国企业,如今也不再需要政府的“走出去”政策来提供海外发展的动力。

  报道称,与此同时,德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的力度一直在减少。近几年来,作为为德国企业到中国投资牵线搭桥的中国官方代表,汤拯深深体会到,虽然德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合作机会仍然大量存在,但总体来看,德国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密集进入中国的时代已经过去,这些企业基本已经完成布局了。

  综合考虑上述情况,汤拯认为,中国对海外市场的资本净输出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会成为中国经济的另一种“新常态”。无论是从宏观的统计数字上来说,还是从他日常工作的微观角度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不可阻挡”,依然会保持强劲。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