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弹唱传承人岩瓦洛: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
岩瓦洛老师与妻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完善,人们对布朗族文化也渐渐地重视起来。那些曾经质疑岩老师的人开始认同他的想法,主动来拜师学艺。为了让更多的人愿意学布朗族弹唱,岩老师几乎不收学费,甚至还会自己出资给部分贫困学生报销来回的路费,鼓励他们过来学习。
人们的口口相传,使得慕名来找岩老师学习布朗族弹唱的学生越来越多。虽然学费几乎免费,而且包吃住,有时还会给一些偏远困难地区的学生路费,但岩老师不后悔,他说我自己亏了不怕,就是为了培养我们布朗族文化的接班人。只要把布朗族文化传承下去,一切付出都是心甘情愿的。
岩老师一家的收入主要靠做农活和割橡胶,但由于最近市场行情不景气,收入也就不如从前了。外出表演宣传和教学,经常是一家子人一起出动,家里的农活也就因此耽搁了。岩老师还要雇人来劳作,误工费也要自己贴补一些。作为传承人,虽然国家每年都会拨给岩瓦洛老师津贴,鼓励他将这一民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但岩老师的付出大大超出预期。即便如此,岩老师仍然非常笃定地坚持要把布朗族民族音乐的传承之路走下去。
在布朗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除了经济上的困难,还有一个阻碍就是传授的方法问题。由于本民族没有文字,所有的内容都需要由岩老师亲自进行口传,教学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我们布朗族没有文字,需要口传。如果我们有自己的文字,那么布朗族文化的传承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
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艰辛道路上,岩老师也离不开妻子的支持。
谈到爱人,他说:“我的爱人还是很支持我的工作的。如果我想去做(文化传承),但是老婆不同意,肯定就要闹矛盾了。但是我老婆一直说我这个工作做得好,我们两个可以一起培养我们布朗族的文化。”
布朗族弹唱中的主要传统乐器是布朗三弦,只有“叮”“咚”两个音,为了使其更加好听,现在的布朗三弦多加了一根弦成为四弦乐器。由于只用布朗三弦进行伴奏比较单调,岩老师还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将传统和现代相融合。这样一来,传统的布朗族民歌变得更流行化,布朗族弹唱的效果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这一民族音乐并认可岩老师的这一创新之举。
岩老师说:“现在我们布朗族单单拿三弦唱会有点儿单调,我就自己出了五万多块钱买了一套架子鼓,还有手鼓和吉他,把它们加在传统的布朗族弹唱里面,气氛就出来了。别人来听我们唱歌的时候觉得这种搭配融合特别的好听,很多人结婚或者住新房的时候都会请我们去演奏助兴。”
在成为布朗族弹唱国家级传承人的这七年时间里,岩瓦洛老师尽职尽责。他希望得到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不让布朗族文化就此埋没。岩瓦洛老师也依旧会继续在布朗族民族文化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