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中纪委公布中秋国庆违纪案例大数据:正职超大半

2016-10-08 10:35:1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谷士欣

  什么礼品最抢手?购物卡

  梳理这些案例,收取与发放的礼金物品,从“貌似不像礼品”的羊肉面粉、大米豆油,到明晃晃的现金红包,到披着“马甲”的购物卡、提货券,可谓五花八门、名目众多。

  

  纵览诸多礼品,目前购物卡所占比例最大,堪称两节期间“最抢手礼品”。单起案件涉案金额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主要包括三类:收受管理服务对象送予,如江苏省涟水县政协主席贾振旗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在春节、中秋节期间赠送的购物卡等,合计价值人民币4.3万元;收受他人赠送,如福建省莆田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经理王文棋收受他人赠送的购物卡总计8000元;将其作为福利违规发放,如吉林省吉视传媒公司和龙分公司购买73张购物卡,作为中秋节福利发放。

  

  再看备受关注的公款送月饼问题。三年多来,公款月饼在礼品中仍占有一定比例,但下滑迹象明显。从此次梳理的155起案例看,2014年有11人,2015年4人,2016年(截至9月30日)仅2人。

  经过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四风”面上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在,仍有人不把中央禁令当回事,不知敬畏、依然故我。纪检监察机关要咬住不放、严防死守,睁大眼睛、拿着放大镜去找,同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发动群众监督,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含糊。

  近2成干部节日期间多次违纪,超6成涉事干部多个节日违纪,有的连劳动节都不放过

  

  从违纪频次看,被通报的155位领导干部,19%节日期间多次违纪。如2013-2015年国庆等节假日期间,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官家培使用公车办理私事,达17次之多。61%的涉事者在中秋国庆、五一春节等多个节日都存在违纪行为,有的甚至连劳动节都不放过。如,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贵州省黔农融资信用担保中心在元旦、春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违规发放“福利费”共计69.9万元。可见“四风”病根未除、病源还在,防止反弹任务艰巨。

  近2成违纪行为发生在两节前,收送礼品等行为出现“前移现象”

  

  从违纪的时间节点看,79%涉事者违纪行为发生在中秋、国庆“两节”期间。节日期间人情往来密集,是“四风”问题的集中爆发期,这也印证了中央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纠“四风”是有的放矢的。

  此外数据还显示,近2成违纪行为发生在节前,包括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违规公款宴请等,其中以节前收送礼品礼金现象最为突出。比如,2015年中秋节前,河口县财政局用公款对州财政局有关人员进行节日“慰问”,河北保定涿州中学校长姚殿龙违规收受他人赠送的购物卡,等等。高压之下收送礼品等行为出现“前移现象”。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跟上,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

  结语:

  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元旦春节,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节庆怎么过,是对作风的考验。”

  中秋是传统佳节,传承着民族优秀文化和情感。国庆节是举国欢庆的日子。近年来,不正之风浸染了节日文化,月饼、大闸蟹等节礼越送越奢华,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渐行渐远。公款购买节礼侵蚀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日常检查、执纪监督、查处曝光。2013年9月中秋国庆前狠刹公款送月饼节礼,10月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卡……抓月饼、抓贺卡,看起来是小事,其实是抓这后面隐藏的腐败。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抓细节、抓具体,用问题倒逼,看住一个个节点,以点带面、逐步深入,不断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持续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

  目前,改进作风留下了“印”、抓出了“痕”,但不正之风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稍一放松就会反弹回潮、冒出新的一茬。作风建设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经常抓、抓经常。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元旦,抓了元旦抓春节,抓了春节抓端午,就这么抓下去,积小胜为大胜,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就会让过节回归简单温暖的本来氛围。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