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捍卫网络空间中的数据主权要理直气壮

2016-10-13 11:15:3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梁生文

  10月9日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宣示我们的主张。维护网络主权,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我们可以先从捍卫数据主权做起。数据主权是指在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一国对本国的数据及本国国民跨境数据拥有所有权、控制权、管辖权和使用权,是国家数据主权和个人数据权利的总和,体现为对内的最高数据管控权和对外的数据处理权。

  在信息化、数字化和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数据强国对其他国家形成权力不平等,并积极推行数据垄断和数据霸权。借助于国际互联网、大众传媒等信息生产、流动平台的辐射,美国霸权在世界范围实现了迅速的扩展。这种不对称的信息流动和数据流动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增强了美国的力量和影响,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发挥了其硬实力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美国借助其各大网络数据公司的力量,再次站到了大数据创新的潮头浪尖。2012年12月国际数据公司对“数字地球分布”进行了统计,各国在数字地球中的占比分别是:美国32%,西欧总和32%,中国13%,印度4%,其他国家19%。可以看出,美国占有全球数据的1/3,具有绝对优势。

  美国不仅占据数据强国地位,而且利用自身优势力推数据霸权政策。早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就通过监听电话获得个人数据,奥巴马政府通过网络和卫星等技术优势攫取境内外数据,严重侵犯他国数据主权和安全。美国在“9·11”事件之后出台了《爱国者法案》,美国不仅通过国内立法实现其对域外数据的控制权,还借助国家安全部门收集并分析他国所管辖的数据。

  “棱镜门”事件是美国安全部门窃取他国数据信息的强有力证据。斯诺登曾向媒体爆料,美国政府通过棱镜项目直接从微软、谷歌、雅虎等9家公司服务器收集信息,窃取了对包括苹果手机在内的所有主流智能手机的用户数据,包括电子邮件、通讯信息、网络搜索等。同时,美国利用间谍软件和加密技术进行监控也屡见不鲜。《纽约时报》在2014年曾披露,全球10万台计算机都在美国监控范围内,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是通过间谍软件“量子”进行监控实施。美国还牢牢掌控着“云”端的数据信息。当前,全球实力最强的云处理服务都是由美国互联网公司,例如谷歌、微软、亚马逊和脸谱等提供的。按照《爱国者法案》的规定,不管是不是美国公民,只要在美国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云”中存储数据,那么美国政府就有权对该数据进行搜集和处理。美国网络霸权地位为其数据强权的扩张提供了平台,数据霸权是美国网络霸权的深化与延展。

  其实,“数据主权”的提出是各国对大国滥用权力的有效限制及维护自身国家主权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人口数量全球第一、数据应用市场复杂多变,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数据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也使我国数据主权和安全面临巨大的冲击。如何在充分有效运用大数据的同时,捍卫我国的数据主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构建中国国家数据战略。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这意味着促进大数据发展正式成为国家行动方略。但辅之以相应的制度安排和法律规范仍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其次,提高核心数据控制能力。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掌控互联网的实际管理权,我国应健全大数据综合安全保障体系和提高数据独立性,以此实现对核心数据的控制。

  再次,要实现数据自由流通与数据跨境管控之间的合理平衡。对于促进国际交往合作的数据应鼓励积极流通、不受限制,而对于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损害个人数据权利的跨境流动要实行严格管控。(杜雁芸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