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保护由爱而生 传承从心启程——永宁彝族花灯舞的传承故事

2016-10-24 11:15:06|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永宁村的彝族花灯传习馆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祃璟琳):在中国西南省份云南的红河州哈尼自治州有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村——永宁村,这个聚居着彝族尼苏支系族人的小村子不仅因其始于万历年间的历史得名,还因为一种悦耳动听的民族歌舞得名,这就是您在节目开头听到的“花灯歌舞”。

  花灯,在汉族原指彩色的灯笼,在老百姓的生活劳作中逐渐演变成一种以彩灯为主题的节日娱乐形式。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花灯结合了节日庆典、地方戏曲和民俗仪式等内容,成为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载歌载舞的综合表演艺术。彝族花灯则因为结合了具有民族特点的歌曲、舞蹈和戏曲,而有了特别的韵味。

  永宁村的村民大都是彝族的支系尼苏人,因此这里的彝族花灯也成为尼苏文化的代表,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2006年,永宁村被列入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花灯歌舞之乡”。彝族花灯的文化传承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当地村民对自己尼苏语言文化的保护。雨生铺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蒋劲梅介绍说:“(这里)所有语言、民俗、服饰都保留得比较完整。像其他村子可能(民族)语言已经被汉化了。但这个村子就是小(孩子)也会讲(尼苏话),老(人)也会讲,是(语言文化保留)很完整的一个村子。”

  永宁村村民杨应华今年已经76岁,唱起花灯歌来却依然高亢响亮,声情并茂,从她轻巧的舞步中仿佛可以看见她几十年前爱唱爱跳的迷人身姿。一唱起花灯歌,老人的眼中就绽放出少女般欢快跳跃的神采。年轻时的杨应华就是个有主见的姑娘。她所住的红河州哈尼自治州雨声铺镇永宁村是当地有名的花灯舞村,从小就在妈妈歌声中长大的她深深被花灯舞的曲调和舞步所吸引,为了能时常听到看到自己喜爱的花灯舞,她早早就打定了主意,决不离开永宁村:“(因为永宁村)这里跳花灯的人多,我就是想要留在本村,为了能学跳花灯。我就不愿意嫁到别的(村子)去,我只想在这里跳花灯,我只爱跳花灯,别的都不爱,这一生都只喜欢跳花灯。”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