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中国有能力在加大核能利用同时确保核安全

2016-01-28 11:25:02|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赵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兰旻):近年来,中国核电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运行机组和在建机组数量均位于世界前列,这给中国核应急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7日,中国发布了核应急白皮书,提出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核应急组织管理体系。专家认为,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专业国家核事故救援队、加强核电技术安全设计等措施,中国核应急工作能力将不断提升,核电事业将实现安全健康发展。

  核电是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绿色能源,发展核电是中国核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大陆运行的核电机组30台,总装机容量2831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24台,运行和在建机组数均位于世界前列,在这一背景下,形成有效应对核事故的国家核应急能力体系对于保障中国核电安全至关重要。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总设计师邢继介绍说,核电技术设计要坚守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这一原则,遵循纵深防御的理念,配合核应急工作体系,保障核电安全运行,“纵深防御理念是确保核电站安全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考虑和安排,就是要假设各种可能的事情发生导致核电站出现一种状况,确保在设计上有有效措施应对这些状况,而且这些状况是分级的。在每一个防御层次上都要求采取不同手段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每一个层面我们的假设也是尽管采取各种措施,我依然假设它失效,这种纵深防御安全设计,随着对核电安全理解越来越深入,包括汲取历史上发生的各种核事故经验反馈,也基于我们现代技术不断发展,采取的手段更加有效、更加可靠。”

  日前中国发布了《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这是中国在涉核领域发表的第一部白皮书,它从核能发展与核应急基本形势、核应急方针政策、核应急一案三制建设、核应急能力建设与保持、核事故应对处置主要措施、核应急演习演练、培训与公众沟通、核应急科技创新、核应急国际合作与交流等8个方面,全面集中介绍中国在核应急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重要进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森林认为,核应急工作是核能技术利用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发布核应急白皮书有助于公众正确认识核能,也是国际通行措施,“我们国家关于核电的安全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发布白皮书也是一个措施,这个措施希望大家如果真出事的情况下,我们老百姓怎么去做,即使出事,按照它去做,仍然是可以保证个人安全的,或者是把个人损失和环境污染减少到最少,这是一项具体措施,也是国际通行的一项措施。”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核电以来,中国政府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核应急工作国家政策,提升核应急能力,改进核应急措施。此次发布的核应急白皮书提出,将组建由320人组成的中国核事故应急救援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达哲表示,救援队将主要承担复杂条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击抢险和紧急处置任务,并参与国际核应急救援行动,“我们现在已经组建了25支专业的救援分队,人数大体上涉及到1300余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建立中国的核应急救援队。我们1991年就成立了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在这么多年当中,逐渐建立了各种培训中心、技术支撑机构。拟组建的国家队不仅要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还要参与国际救援工作。”

  近年来,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不断取得进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中国核应急工作也积极融入国际核安全应急体系。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主任南滨表示,白皮书的发布表明中国有能力确保核电的安全,也体现了中国负责任的态度,“咱们国家以前核电发展起步比较早,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现在逐步成为世界核电大国。作为核电大国,现在颁布白皮书,应该说是体现我国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彰显咱们国家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我们现在发展核电,我们是有相应一系列措施,确保核电安全和对公众和环境的影响。”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