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台湾快成无鱼岛 北海岸鱼种30年锐减75%

2016-01-03 11:14:37|来源:中新网|编辑:李雪

  台媒:台湾快成无鱼岛 北海岸鱼种30年锐减75%

基隆崁仔顶鱼市。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科研机构调查发现,30年来北海岸鱼种从120种锐减至30种,只剩1/4,鱼源枯竭速度超乎预期。专家预言,科学家预估海洋没有野生鱼类可吃的日子恐将提前到来,台湾快成无鱼之岛。

  去年12月初,国际科学期刊Scientific Data发表台湾“中研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执行长邵广昭团队的论文,提出上述惊人变化。

  邵广昭说,40多年前台湾要盖第一座核电厂,“中研院”前院长钱思亮要求兴建前先搜集环境背景资料,比较电厂运转后的生态冲击,当时他刚从研究所毕业,就参与这项调查。

  核电厂需要抽海水当冷却水,研究团队1987年起做撞击鱼类群落监测,看看一年有多少鱼被吸入进水口的拦截网里,期间因冲击不大中断10年,前后累积19年采样资料。

  研究团队记录的鱼种逐年递减,从30年前的120种大减至今剩不到30种,大减七成五。经济价值高的乌鱼、白带鱼逐渐退场,逐渐被刺河豚和臭肚鱼取代。

  邵广昭说,这个警讯透露多样生物正在快速消失,30年正好是人类一个世代,但对生态来说,30年很短,30年后可能就没野生鱼种可吃可看了。鱼源减少原因很多,过度捕捞、污染、栖地破坏或气候变迁等都有可能。

  他表示,电厂的鱼类撞击采样只是方法之一,还有其他数据尚未公布,其中包括潜水纪录、渔民刺网和潮间带采集。只是状况都差不多,鱼种数量都直线下滑。

  渔民对鱼源减少警讯很有感,74岁渔民邱清在北海岸海域捕鱼逾一甲子,他说,近几年渔民生活不好过,渔获量少了两、三成。

  基隆市府海洋事务科长蔡馥咛说,不少俗称“三脚虎”的台湾扒网船在北方三岛渔区作业,它们通常三艘一组,一艘聚光,两艘用围网大面积捕捞,“扫过”的海域,鱼群数量几乎归零,“非常有效率,也非常可怕”。

  渔民邱清直指流刺网是海洋杀手,不仅大小鱼通抓,一旦流刺网卡在礁石,鱼的家就没了,整个鱼区也死了。

  (原标题:台媒:“台湾快成无鱼岛” 北海岸鱼种30年锐减75%)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