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启动媒体交流年活动

2016-01-07 16:36:31|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赵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德禄):日前,“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制作了一期“中俄媒体交流年”中文广播特别节目,通过国际在线呈现给广大中国受众。

  2015年12月17日,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闭幕式暨媒体交流年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总理李克强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出席了活动。2016—2017年是中俄媒体交流年,是在人文领域拉近两国人民的又一重大举措。

  “媒体的作用不可估量”

  当天,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俄总统企业家权益全权代表鲍里斯·季托夫通过“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旗下的卫星网广播节目向中国听众发表了致词。他表示,“媒体的作用不可估量”,“俄罗斯人想知道中国正发生什么,中国人也同样想了解俄罗斯的情况。遗憾的是,我们国家之间的信息流还不那么通畅。我们对双边关系、世界情势都非常了解,但却很少知道中国人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这种相互不了解在国家层面早就不复存在,但在人与人沟通方面依然存在。中俄互办媒体年的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目前,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下设的媒体理事会已经成为两国媒体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平台。理事会联合主席分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和“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总裁德米特里·基谢廖夫。基谢廖夫在新年前夕接受卫星网采访时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经常与中国同行举行会晤”,“我们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着很好的关系”。

  “今日俄罗斯”国际新闻通讯社成立于2年前,是新闻引用率最高的俄罗斯媒体,其旗下的卫星网主要面向国外受众。“卫星”一词在俄语中指的是“与你相邻者”。众所周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人类通向宇宙开辟了道路。也就是说,“卫星”意味着突破、进步和新技术。

  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驻中国区负责人阿列克谢·叶菲莫夫介绍,目前,由大约20人组成的编辑部每天播报约150条新闻,中文版卫星网的微博订阅户已经超过了700万。“这还不是极限,我们正利用微信为用户播发网站上的主要新闻,我们将进一步推进该方向的工作”。“我们计划与中国同行建设互联网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们能够交换自己的思想,讨论重要的全球和地区问题,为解决冲突局势建言献策。”

  “期待我们能有更多富有成果的合作”

  现代新闻业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没有竞争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将“热点”新闻率先播报、第一个揭开难解之谜、更早向他人介绍可颠覆世界的事件……毫无疑问,中俄媒体间存在着竞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孙娟也承认这一点。

  2014年1月,孙娟赴任莫斯科记者站。她与俄方同行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有时会在国际台的报道中客串一把被采访对象,就一些热点问题发出俄罗斯媒体的声音。“2015年,中俄两国共同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我们和‘今日俄罗斯’通讯社卫星广播电台共同策划了《难忘的声音》系列报道,联合制作供网站和广播使用的特别节目。这些节目充分利用了广播的传播特色,从那些在战争亲历者记忆中最难忘的声音元素入手,挖掘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节目受到了听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明年是中俄媒体年,期待我们能有更多富有成果的合作。”

  “要让中国人更加理解现代俄罗斯”

  国家层面的关系和百姓层面的交往应该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我们的关系才能真正巩固起来,——基谢廖夫这样指出。他认为,中俄媒体交流年将促进所有层面双边关系的发展,“而且,我们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也在于此”。

  基谢廖夫说:“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有关俄中关系的材料。我们将介绍历史上鲜为人知的、甚至是绝密的材料。而且,中国对这方面是感兴趣的。但这还不够。我觉得,要让中国人更加理解现代俄罗斯。”他特别强调,有必要向中国各界介绍俄罗斯的投资和经商条件。“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更愿意到西方国家去投资,而不是俄罗斯。两国领导人就一些大项目达成了共识,比如,天然气管道建设。但这仅是一个层面。在中小企业和个人倡议方面,恰恰出现了问题。投资者们有担心,他们不明白规则。这就是我们通讯社的任务,要使俄罗斯更让人理解。”“我们相信,俄中之间的友好关系将给地球上的所有居民带来和平与繁荣。在这方面,我们两国的媒体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