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新能源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2016-02-29 18:59:3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雪

图片默认标题

凤凰网副总裁兼总编辑,凤凰国际智库主任 邹明

  随着大气污染、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环境和气候问题的日益凸显,中国民众对环境问题更加关注。其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适逢十三五开局之年,世界资源研究所与凤凰国际智库在北京联合举办“展望十三五:2016全球热点观察”活动。来自经济、环境、新能源等各领域的智库专家,就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展开重点讨论。

  “全球共此凉热”,可持续发展势在必得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巴黎协定等国际承诺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清晰的规划蓝图。中国提交了全面有力的“国家自主贡献”,对国际社会做出新的政策宣示和行动承诺,也是中国在“十三五”时期坚持绿色和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共此凉热”的今天,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不仅全球环境趋势对中国有着重大影响,中国提出的低碳发展实施路径对国际社会探索未来发展新模式也具有深远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世界资源研究所的专家对未来趋势、各方言论和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展望后巴黎时代气候议题发展趋势、新气候经济理念、绿色金融体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粮食损失与浪费问题等四大主题。

  世界资源研究所执行副主席马尼希•巴布纳(Manish Bapna)表示:在环境方面持续存在的挑战,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的水平已远远超过被认为安全、可接受的水平。中国的领导人面临着挑战,习近平主席也就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愿景提出了重要指示。他说在看待国家发展的时候,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现在中国进入新常态,实际上也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得更好,进一步加强或者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方法的努力,需要更多看消费,而不是投资。要从服务的角度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制造业。如何应对产能剩余的问题?如何能够看待创新的作用?如何能够发展服务型经济?这一切都是放在中国面前至关重要的话题,对于中国在未来十年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至关重要。”

  新能源能否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除了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之外,合理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资源,不断提高资源承载能力,建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体系和重要资源战略储备安全体系也是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新能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可以助力可持续发展工作。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提出:在前几年碰到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当时生产能力已经不低。当时所做的工作是进一步加大投资,希望能够创造一些新的投资需求。需求不完全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而是从投资需求出发,所以进一步扩大了产能扩张。到现在为止,这次又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而且面临着很多全球性的经济困难时刻。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供给侧”企业结构调整,非常及时。

  而在可持续发展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有人提出“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春天”。对此, 中兴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北方总经理王亚彬认为:从汽车行业来讲,我国和欧美老牌汽车相比,在技术上和发展空间上是很有限的。但是对于电动汽车,比如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起点则是一致的。我国高铁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电机以及同步方面的技术上,在世界上也是走在最前面的。这些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坚实基础,在整个汽车行业能做到弯路超车、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方式。

  此外,凤凰网副总裁兼总编辑邹明提出“能源互联网”概念。他指出,对照中国的能源安全现状,要想中国能够更好地实施绿色发展,必须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变被动为主动。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不仅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更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开展的多边国际能源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国能源企业需要加快海外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对能源企业的发展形成有力支撑。接下来,作为“思想市场领导者”的凤凰国际智库将启动能源全球战略布局的研究,秉持开放精神和互利共赢的理念,发挥建设性作用。让更多中国能源企业在未来的世界能源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成为一流的国际能源公司。希望与在座的专家、机构和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共同完成。

  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卯足后劲。

  媒体联络:

  世界资源研究所:叶菲 凤凰国际智库:张林

  8610-64165697-60 fye@wri.org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