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无霾的“十三五”

2016-03-12 16:14:5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易成晨):“今后五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80%。”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这句话引发了大众的无限期待,让为雾霾所困的百姓看到了明确的治霾目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河北省人大代表团、北京市人大代表团以及提案建议涉及大气治理的代表委员均被高度关注。从他们的介绍和建议中,对于“十三五”期间的治霾任务,记者看到了应对的办法和信心。

  河北治霾七拳: 压能、减煤、治气、控车、降尘、禁烧、增绿

  2016年1月,国务院的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约谈省委书记赵克志和省长张庆伟,治霾升格为政治任务。对于与河北有着同样雾霾病理的其他省市,河北将成为它们的治霾标杆,具有示范意义。

  燃煤、钢铁、电厂、水泥、焦化、扬尘、尾气 - 这些就是导致河北省雾霾的“主力军”。找到了病根,便可对症下药。

  全国人代表、河北省环保厅长陈国鹰对治霾措施精炼总结为7个词 - 压能、减煤、治气、控车、降尘、禁烧、增绿。

  在开放日会议上,河北省长张庆伟、河北省环保厅长陈国鹰、石家庄市长邢国辉、邯郸书记高宏志在回答大气污染治理问题上,首先围绕几大行业去产能作了大篇幅陈述。

  张庆伟介绍,到2017年,河北省要压减6千万吨钢铁产能、6千万吨水泥产能、4千万吨的燃煤和3千万吨标准重量箱的平板玻璃产能。他强调,“到2020年,河北的钢铁产能要压减到2亿吨以内,也就是现在60%的钢铁企业将被整合或关停。”

  燃煤量巨大是河北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其实也是全国雾霾的主要源头。具体到河北省,火电厂、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均对燃煤有直接或间接的严重依赖。入冬以后,量大面广的农村粗放式散烧燃煤也是重要污染源。面对这一问题,对策便是降煤耗,如在几大“两高”行业全面淘汰燃煤锅炉,不再兴建燃煤发电项目。在居民供热取暖上则大力推进“煤改气”集中供热改造。

  陈国鹰介绍,作为替代,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将被大力推广;农村重点通过使用沼气、光伏发电、推广节能环保炉具和洁净煤改善散煤燃烧污染问题。

  以石家庄为例,市长邢国辉计划“到2020年石家庄的煤炭占比要降低到65%以下,城镇集中供暖普及率达到82%,农村洁净型煤达到90%以上。”这对河北其他市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行业占河北工业排放比重超过60%,对此,陈国鹰介绍,“2014年起河北实施了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特别是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拆除钢铁烧结机的烟气旁路,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省域内的所有的252台燃煤机组,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升级。”

  如果说前三“拳”倾向于河北特色的话,那么后四“拳”则具有普遍意义,适用全国。

  陈国鹰说,同一型号的黄标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量相当于15辆到20辆的国四标准小汽车,因此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是“控车”首要任务,排放不达标的车辆禁止上路。这在北京等机动车保有量巨大的城市同样如此。

  扬尘抑制上,针对建筑工地、矿山、建筑施工、物料堆场、道路交通等进行系列专项整治,关闭露天矿山等。北京也曾采用同样措施,如2015年11月的严重雾霾时期,就扬尘问题检查工地1300余家,施工渣土车辆未苫盖也是打击对象。

  秸秆燃烧在每年秋冬季节几乎成为整个中国中部的最大雾霾来源并且屡禁不止难以根治。解决这一问题,河北的对策和其他省市地区相同:一方面加大综合利用力度,一方面加强监管严禁燃烧。

  事实上每年的秸秆燃烧问题更多集中在河南、安徽和湖北,一到秋天漫天浓烟的现象很早之前就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从2013年左右开始各地政府才开始重视,随后年年几乎都出台了“禁烧令”,但是执行效果似乎差强人意。类似陈国鹰的“利用”、“监管”两手抓的办法实行起来并不容易,除了满村贴大标语,找到更合理有效的秸秆处理办法才是改变村民陋习的疏解之策。

  在大规模植树造林方面,陈国鹰介绍称2013年以来河北新增了造林绿化面积1500多万亩。实际效果上,以邯郸市为例,全国人大代表、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称,该市这两年每年植树造林面积超过5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23.2%提高到去年的27.2%,AQI指数已从2013年底的13.2下降到了去年底的8.7,累计下降幅度达到33%左右。

  通过系列措施,张庆伟省长引用了国外的结论以证成效:“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报告认为2015年中国空气质量总体略有改善;美国华盛顿邮报讲到,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PM2.5颗粒浓度比2013年下降了四分之一;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也进行了分析,2015年污染物浓度有下降。”

  放眼未来,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表示:“2020年河北PM2.5较2013年要下降40%,这是最低任务目标。”

  北京治霾计划: 控车、减煤、治气、降尘

  作为河北邻居,北京的雾霾问题更因其特殊地位令人瞩目。“APEC蓝”、“阅兵蓝”总让民众在灰霾日子里回味不已,如何让这些蓝常态化?在3月7日全国两会的北京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常务副市长李士祥作了回答。

  李士祥指出,北京的雾霾源于“先天”和“人为”两方面原因,前者是指北京的自然条件——地势上61%是山区半山区,气候上每年降水不足500mm,由此造成了夏季雨水天气集中的时期如七八月份,容易引起湿气和污染搅在一起,冬季供暖也出现雾霾问题。

  对于后者,李士祥介绍了下一步对策,概括起来4个词:控车、减煤、治气、降尘,与河北省的对策同曲同工。

  在控车必要性上,李士祥说,极端天气下,比如冬季供暖季,小汽车尾气贡献率达31.7%,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进行空车。

  减煤—李士祥表示,北京市到去年底还有燃煤使用量1200万吨,需要继续减。首先,要对四座使用燃煤量920万吨的燃煤发电场采取煤改气的方式进行调整,同时今年还要加大对城乡结合部400个村燃烧散煤的治理。

  对于治气,李士祥说:“北京在2014到2015年已经关掉有污染的企业730家,我们的目标是1200家。这些企业不是向外疏解,而是就地淘汰。”。

  在降尘方面,李士祥指出“北京还是一个建设中的城市,东城西城还有一定量的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停车设施还有建设任务,还要加大治理力度。”

  献策治霾:设立城市边界、重视耕地吸附

  河北与北京的雾霾成因及治霾对策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但除去这些显而易见的因素和策略,一些代表和委员也提出了其他的治霾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所长高吉喜提出,除了工业生产的原因之外,不能忽视城市群的不合理布局,为城市雾霾提供了极佳的“温床”。以苏南、辽中等城市群为例,城市与城市之间连成一片,摊大饼式发展,几乎没有“缝隙”,导致每个城镇不仅自身的污染物难以净化,还会互相“串门”,形成“城市群”污染。同时城市群减小了敞开的空间,大气流通受到阻碍,使得污染物在城市中逗留的时间更长。因此他建议,要为城市群、城市带之间设立生态安全距离,为空气污染净化“留白”。

  全国政协委员孙丰源提出,目前的大气污染治理更多注重的是“减排”而忽视了“自洁”,应更多关注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吸附、化解能力,在京津冀地区这一点更为重要。

  他认为,京津冀地区存在大量具有空气质量调节功能、大气污染物吸附能力的河流坑塘等水域类用地和耕地园林等植被类用地,有关研究表明,耕地的大气污染物吸附能力与林地相当。尤其在秋冬时节,林木凋谢,水面结冰,种植冬小麦的耕地的生态作用更加显著。而现状是,由于京津冀地区河流缺水、地下水开采过度,农业用水保障不足,很多地区农民不再种植冬小麦,秋冬季耕地长达7个月的闲置裸露,不仅无法发挥净化能力,反而产生大量扬尘。

  因此,除继续保留和完善现有的园林、绿地、湿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还要切实解决冬季农田闲置问题。

  治霾进展:中国已处在第二阶段、走向第三阶段

  “治理雾霾共分三个阶段,我国目前正处在第二个阶段。”在3月11日的记者会上,环保部陈吉宁表示。

  “第一个阶段污染的排放量超过环境的容量,这个阶段可能对污染原因没搞清楚,付出再大努力也见效微弱;第二个阶段是持续治理阶段,但易受风速、湿度、降雨等自然边界条件影响,治理效果会出现波动,时好时坏。”他说,“第三个阶段是进一步治理污染排放阶段,此时不再受气候条件、水文条件、边界条件等影响,环境问题得以解决。”

  通过一系列硬举措应对硬挑战,优良天数、重污染天数、全年PM2.5浓度等指标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我们能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改进趋势,去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1%,美国NASA卫星也观测到中国东部和中部出现颗粒物的降低。”

  “我把最近几年PM2.5降低的情况和世界各国在这样一个时期降低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我可以坦率告诉大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取得这样的进步是很少有的。”陈吉宁表示,对中国未来的雾霾治理工作充满信心。

  今年两会期间,久违的雾霾再次笼罩北京,对于从五湖四海聚到一起来的代表委员们,这仿佛是冥冥之中的特意警示。环保无小事,治霾需长远,洁净蓝天是百姓的殷切期望,更是“十三五”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