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盘点李克强的媒体交情 外媒发文讲述“中国故事”

2016-03-17 10:03:51|来源:北京青年报|编辑:王涛

李克强:香港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原标题:8家境外媒体就两国关系、对港政策、对台方针等方面提问总理 李克强:香港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

  昨天,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回答了17家媒体的提问,除了9家境内媒体之外,来自英、美、日、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6家外媒和两家港台媒体也获得提问机会。境外媒体的问题除了经济方面之外,更多关注的是两国关系、对港政策、对台方针等方面。

  中美关系

  中美之间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

  昨天的记者会上,有美国媒体记者提出中美之间始终存在一些分歧,对此,中方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改善?

  李克强指出,中美两国之间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当然也存在着分歧,有的还是比较尖锐的,这毋庸讳言。然而,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接近5600亿美元,这本身就表明中美的共同利益是在不断扩大,而且远远大于分歧。

  李克强说,现在中美双方都表示,要积极推进中美投资协定谈判,中国将会放开或逐步放开美方对中国投资的准入门槛,但双方开放应该是对等的。“所以我们也希望美方在和我们进行中美投资协定谈判过程中,能够本着平等共赢的原则来推进。我相信,我们之间的共同利益会不断扩大。”对于出现的分歧,中美之间有上百个对话交流机制,只要是出于诚意,管控好分歧,中美共同利益还会不断扩大。在中美合作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分歧的量会增加,但所占比例会下降。中美深化合作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从来都是双赢的,这一点,美国的商人们心里最清楚。”

  针对美国正在进行的大选,李克强也表示,“不管花落谁家,最后谁当总统,我相信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

  中俄关系

  中俄经济方面合作有升温趋势

  俄罗斯媒体的问题与中俄合作有关。记者提出,中国投资者并未大量进入俄罗斯,中国企业在与俄合作中是否受到来自美国等国的压力?

  李克强表示,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而且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经常会晤,我们不仅是政治关系好,在经济方面也是有升温趋势的,因为我们在诸多领域都有多项合作。中俄关系不会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受到影响,不受第三方的压力。当然,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我们之间的合作也不针对第三方。

  李克强还举例说明中俄之间经济方面合作是在升温。“去年我们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又增加了800多万吨。但是很不幸,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我们整个进出口,不仅是对俄罗斯,都是下降的,虽然数量没有减,但是贸易额下来了,这个责任还真不在我们双方。”李克强说,去年年底他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双方可以在油气一体化方面进行合作,这样可以吸引中方对俄的投资,以及中俄还可以拓展贸易渠道,实现贸易多元化。“我愿意看到明年你再参加这个记者会,我能回答你中俄经贸投资趋势出现了转折性的向好。这种向好也是表明世界贸易在向好,我们给世界贸易吹吹暖风。”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虽有改善但还比较脆弱

  日本记者的提问同样跟本国有关。今年日本将主办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为了出席这个会议,李克强将作为总理首次访问日本。对此,记者提问,中方对今年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有什么样的期待,以及如何看待中日经济关系的互补性。

  李克强说,去年他去韩国出席了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本是个一年一度的会晤机制,时隔三年才重启,的确是来之不易。是否还能够顺利地进行,三方要互动,尤其是现在中日关系虽然有改善的势头,但是还不巩固,还比较脆弱,我们还应该本着双方对历史问题的原则共识,而且做到言行一致。“我可不愿意看到再走回头路。”

  他还引入最近颇受关注的围棋人机大战来描述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关系。

  “讲到中日韩关系也使我想到一个比较轻松的话题,就是最近韩国棋手和AlphaGO进行围棋人机大战,三国很多民众都比较关注,这也表明三国之间文化有相似之处。我不想评论这个输赢,因为不管输赢如何,这个机器还是人造的。”李克强说,中日韩三国或者说中日之间,应该有智慧来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科技合作,创造人们需要的高质量产品。而且中日韩三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五分之一,是亚洲经济的70%,我们之间的互补性很强,可以携起手来去开拓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

  周边关系

  望域内外国家多做利于地区稳定的事

  西班牙媒体记者指出,由于朝鲜采取的一系列举动,美国正在加强在韩国的军事部署。同时在南海地区军事紧张态势似乎也在升级。另外,澳大利亚也在和美国磋商,要在这一地区引入战略轰炸机。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是否已经给中国造成问题?在亚太地区是否还存在其他不稳定因素?

  “你提了一系列的问题,我要一一回答时间不够。概括起来讲,你问的还是关于中国周边的问题。”李克强说,中国始终主张要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友好的睦邻关系。维护地区的稳定,实现睦邻友好,关键还是要靠地区国家共同努力。邻里发生纠纷,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但只要以诚相待,坚持用外交、和平手段来解决,我们完全可以维护地区的稳定。至于域外国家,像美国,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亚太,我们可以在亚太地区进行合作,管控好分歧。

  李克强表示,中国正在推进现代化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发展强大起来,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力量,也有利于周边。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毫不含糊,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希望,不论是域内国家还是域外国家,都能多做有利于地区稳定的事情,而不是相反,否则对谁都不利。

  对港政策

  中央政府会全力支持特区政府

  凤凰卫视的记者表示,最近一两年从香港回到内地的时候被问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香港到底怎么了”。“在您看来,香港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中央政府是否会出台新的措施来支持香港的发展?”

  “要是再有人问你香港怎么了,我建议你回答:香港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面对香港媒体的提问,李克强这样回应。他表示,中央政府“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没有也不会改变,而且我们相信,特区政府有能力、香港民众有智慧处理香港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局面。

  “说到发展,这既是香港自身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当然,香港的发展要靠自己的努力。”李克强说,去年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2.4%,这不算低了。香港还可以更多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当然也可以抓住内地发展的机遇,只要是有利于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增进香港民众福祉,特区政府提出来的事,中央政府都会全力支持。“我对香港的前景看好。”

  两岸关系

  只要遵循“九二共识”,什么都好谈

  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关心的是,台湾正值政党交替时期,大陆方面会不会继续推出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民生的新措施?

  李克强说,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确实造福了两岸民众,两岸经济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密切,而且需要良性互动。“我记得去年我到福建考察,曾经开了一个台商座谈会,不少台商对大陆出的经济举措很敏感,很多人都担心对台湾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会不会改变,我们听进去了,回来就发了文件,明确对台湾投资企业已有的优惠政策不得改变,要给定心丸。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我们是同胞啊。”

  李克强表示,我们还会继续推出有利于两岸经贸合作的举措,当然前提是要保持两岸的和平发展,基石还是“九二共识”。只要遵循这一政治基础,大家都认同属于一个中国,可以说什么问题都好谈。“我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是乐观的,我们之间的血脉是分不开的。我相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也会造福两岸民众,改善民生。”

  观察

  李克强的媒体交情

  因为留意到正前方记者席有女士常举“农民”二字,记者会的主角——李克强多给了一个提问机会。昨天在现场,他不仅与记者频频互动、点评记者问题,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平台也格外留心。

  女记者举“农民”两字获提问

  英国媒体路透社发第一问。李克强正式回答前感叹:“请你问第一个问题,你就把股市汇市等金融市场问题当‘当头炮’。”他随即一转,“不过也可以理解。”中新社记者询问中央政府是否坐视地方养老金发放困难不管,李克强说“你提的这个问题的确很尖锐”,但又马上表示“如实告诉你”。

  近年来记者提问通常会报上自己所在媒体的报网客户端多个平台。昨日,新华社记者提问时,只提及新华社,李克强当即反应说:“我怎么记得去年新华社记者提问不光代表本身,还打了其他头衔,今年只有一个了。”

  全场笑。不久有位男记者起身提问,自报家门“我是人民日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话音未落,全场笑声起,李克强在听完后笑着说,“很高兴能够一石三鸟,不过不是打,而是答。”

  北青报记者在记者会现场留意到,李克强回答央视记者提问的最后一个字音落,发布会刚刚好满两小时。翻译翻完后,李克强看着正前方记者席说:“中间有一位女士老举着‘农民’两个字,让我这个当过农民的人确实感到于心不忍,我们是很重视农民的。”农民日报记者借此获得一个额外提问机会。

  记者会结束离场时,有记者追问:总理,您对股市有信心吗?第二遍听清问题后,李克强停下脚步笑着对记者说:“只要你有信心,我就有信心。”

  报刊文章与讲话里的“中国信号”

  担任总理三年来,从李克强到国务院与媒体互动频密。北京青年报记者也是这两年开始“跑口”跑进中南海,国务院门户网站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成了重要信息发布平台,也是许多人紧盯的消息来源。

  而与此同时,过去一年,李克强在《求是》杂志和《人民日报》均发表署名文章,发文内容仍旧延续他一贯的风格,即多谈经济。

  2015年10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第20期,刊登了李克强的署名文章,题目是《催生新的动能 实现发展升级》,这篇文章选自李克强2015年8月21日在国务院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上的讲话。

  《求是》杂志是半月刊,一般每月1日、16日出刊。北青报记者发现,李克强在发表这篇文章之前三天,即10月13日,刚刚主持召开了部分省(区、市)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他在会上强调,要巩固经济基本面,培育发展新动能,依靠深化改革开放破解发展难题。这次座谈会的主题与李克强的文章主题多有呼应。

  去年11月6日,李克强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的署名文章。有媒体报道,这是他就任总理后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其时恰逢“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正式公布的3天后。

  李克强在文章中依旧是主谈经济,透露出的一些数字引起外界关注,他在文章中提到“预计2020年GDP17万亿美元左右”等,结合中国目前GDP总量,想要计算中国预期GDP增速并不难,这是李克强在文章中向外界透露的“中国信号”。

  在外媒发表文章讲述“中国故事”

  去年10月30日到11月2日,李克强赴韩国首尔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访问韩国,30日,他在韩国《朝鲜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更好续写中韩友好的千秋史话》。

  李克强在这篇文章中提到:“未来中韩自贸区建成后,将形成经济总量达12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在第三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外界多预测年度GDP增速小于7%的情况下,李克强“隔空喊话”:“我知道不少韩国朋友都关心中国经济走势。访问期间我也会全面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给中韩合作带来的机遇。”

  去年11月20日,马来西亚多家媒体包括《星报》、《新海峡时报》、《南洋商报》、《星洲日报》(中文)、《每日新闻》均原文刊登了李克强题为《历史的航道 崭新的坐标 扬起的风帆》的署名文章。

  李克强在文章中谈到了中国经济发展规划:“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和马来西亚‘2020宏愿’的美好愿景高度契合。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马来西亚全面推行经济转型、打造更具活力的新型经济体规划互为发展机遇。”

  《星洲日报》当天除了原文刊登李克强署名文章,还在头版以《李克强:为中马友好贡献力量 华人搭建人脉桥》为题进行重点报道。

  本版文/本报记者 邹春霞 高语阳 桂田田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图片制作/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