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敏感问题,越说清楚”,赞一个!

2016-03-02 19:16:1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蒋丽丽

  备受瞩目的2016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拉开帷幕。3月2日,全国两会首场发布会——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将举行。去年12月,曾因“你懂的”而走红的前政协发言人吕新华卸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庆接棒。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记者出身的王国庆坦言,他不怕敏感问题,“越是敏感问题,越要想办法说清楚。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和大局,一些问题为什么不能说?”(《华西都市报》3月2日)

  虽是新任发言人,却先声夺人。一句“越是敏感问题,越要想办法说清楚。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和大局,一些问题为什么不能说?”坦荡,磊落,而又有所节制,王国庆敢言形象迅速被塑造出来。诚然,凡事缺乏敏感,不该说也说,背离发言人的职业伦理,但是习惯于不说,该说也不说,甚至一问三不知,故弄玄虚,更不符合发言人的职业身份。

  “越是敏感问题,越要想办法说清楚。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和大局,一些问题为什么不能说?”这话其实充满思辨意味,一方面承认影响国家安全和大局的问题不能说,确实必要,否则就是大嘴,就犯了戒,缺乏起码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又强调“越是敏感问题,越要想办法说清楚”,这体现了责任与担当。能够做到这两点,就是称职的新闻发言人。

  毋庸讳言,现实中一些新闻发言人过于谨慎,一味回避敏感问题,甚至故意将非敏感问题敏感化。看似精明,实则笨拙,只会弄巧成拙,令公众失望。而王国庆显然不在此列。但凡对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新闻老兵,多年的从业经验使他对舆论常识颇为清楚,而多年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一职,更让他善于与媒体沟通。

  据报道,有同业评价:“在创立、推行、实施新闻发言人制度方面,王国庆‘功不可没’。”为何有此评价?原来王国庆任职国新办副主任期间,适逢中国全面建立新闻发布制度起步阶段,政府的新闻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彼时国新办的一项重要工作。关于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有颇多精辟论断,比如他认为,新闻发言人应该是政务公开和媒体公众获取信息的一个随时敞开的窗口。“新闻发言人既是政府的代言人,同时也是保障公众知情权的一个维护者。”

  多年前,笔者曾写过《新闻发言人不能让新闻发炎》一文,就引用过王国庆的观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成为了某些政府官员拒绝媒体采访的盾牌,而新闻发言人再度垄断信息,躲避记者,或者总是无可奉告,使新闻媒体原本很困难的采访变得更加困难。”如今看来,这一观点既点破了问题所在,又对新闻发言人提出了要求。如今,王国庆身为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其曾经观点堪称自我要求,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值得期待。

  其实,高明的发言人都明白,对一些话题不宜过于敏感,该脱敏时应脱敏。吕新华的“你懂的”,称得上神来之笔,既不回避敏感话题,又有分寸。面对公众疑问,特别是面对一些看似敏感的问题,无论新闻发言人还是其他官员,如果惯于打太极,以敏感为由拒绝回答,恐怕会引发反作用。

  王国庆曾提出,西方受众了解中国主要靠几家西方主要媒体,所以他们对中国形象的了解不那么完整和全面,有的甚至是被曲解了的。而中国政府各部门,及各地区开展新闻发布活动,就可以向外媒及时释放官方权威信息,使相关报道更加客观真实。诚哉斯言!如果我们的官员都有此认知,做到开诚布公,必能消除以讹传讹,提升政府公信力。

  值得欣慰的是,从赵启正到吕新华,再到王国庆,全国政协的多任发言人都敢言、善言,全国人大发言人傅莹也颇受好评。比如,她曾“爆料”对雾霾不满,“家里有两个口罩,女儿一个,她自己一个”。有记者问:每次发布会都会有不少敏感问题。万一有记者问起来,你是否已经作了相关的准备和口径?傅莹的回答是“凡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都应该有所回应。”

  时代越开放,社会越进步,敏感点就越少,确乎属于敏感的问题也被脱敏。身为舆论最前沿,发言人力所能及地脱敏,不仅可提高自身魅力,更好履职,也能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走向健全。最重要的是,也有助于推动政务乃至党务公开,国家政治生活更健康,最大程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因此,期待越来越多的发言人做大“越是敏感问题,越说清楚”,更期待“越是敏感问题,越说清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