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拉美左翼政党的制度之困
随着巴西前总统卢拉被卷入腐败丑闻,巴西劳工党政府已经风雨飘摇。作为南美地区旗舰级别的经济大国,巴西近年来却陷入了经济衰退、通胀高企、失业率猛增和各种腐败丑闻之中。面对即将来临的大选,劳工党恐怕已经无力再现当年卢拉以高过对手22%的选票当选的辉煌了。
巴西劳工党的困境可算是拉美各国左翼政党的缩影。曾几何时,由于民众对新自由主义 的失望和不满,拉美政坛掀起了一股左翼政党执政的风潮。自1999年前政变军官查韦斯通过选举就任委内瑞拉总统开始,左翼政党先后在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等十多个国家执政。但是在十多年之后,左翼政党先是失去了阿根廷,随后又丢掉了委内瑞拉国会选举,如今巴西劳工党也已朝不保夕,厄瓜多尔和智利等国因为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减少社会开支,也使得国内民众抗议不断。
拉美左翼政党执政之初,正值全球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上涨的时代。国民经济大多依靠初级产品出口的拉美国家,也曾经经历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在民主选举制度的压力下,各国的左翼政党却缺乏壮士断腕般进行经济转型的勇气,转而通过实施民粹式的福利制度,来争取民众的支持和选票。
在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疯狂上涨的周期中,左翼政党政府这种重福利、轻投资的经济政策尚能游刃有余,国民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拉来选民的支持,但是却无形中加剧了社会分化。当国家经济形势乐观,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政府尚有能力负担福利开支,社会矛盾也能消弭于无形。但是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进入巨幅下跌的周期,政府的各种福利政策顿时难以为继,福利开支成为政府难以承担的重负,经济上升期的民粹福利政策埋下的社会矛盾也随之开始激化。
遗憾的是,在选举的压力之下,拉美左翼政党一直无力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来弥合社会矛盾,反而不惜通过举债来维持民粹式的福利制度以获得选票。经济下滑,财政赤字严重,再加上各种腐败丑闻,导致社会不满情绪普遍上升,国家的发展也就此陷入恶性循环,
左翼政党政府在拉美的普遍困境,或许将宣告这一轮左翼执政周期的结束。经济周期是全球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客观规律,能否预见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势,应对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自然是执政党或者其领导人的能力问题,但是,在经济发展遇到困境之时缺乏勇气进行转型与改革,反而只依靠福利支出来争取民意,那就是拉美各国的制度之困了。(浙江日报 顾周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