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这三年”御风而行离不开习式“好声音”
在汉语里,“经济”一词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大有“治国平天下”的浩然之气。古往今来,抓住经济发展命脉、扣住经济建设中心,不仅事关民生冷暖,更关乎国家兴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中国经济建设从改革开放算起,亦有近40个年头。这一路,筚路蓝缕,殚精竭虑。该改的、能改的、可改的,似乎功课过半,剩下的,要么是“深水区”,要么是“硬骨头”。当此语境之下,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经济“这三年”涅槃转身,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乘风破浪、御风而行——这一系列变化,离不开习式治国理政的“好声音”。
有人说,“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这话点出了习式经济观的两大关键词:新常态、创新。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此后,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别从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与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及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的新变化,提出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用辩证法的话说,认识矛盾才能分析并解决矛盾。认识新常态,是为了适应新常态;而适应新常态,才能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就是新挑战,适应并引领新常态,具体路径千千万,康庄大道唯一条: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春晚跳舞的机器人到无人机市场,从国产大飞机到高铁技术,从嫦娥玉兔到天河二号……在双创的浪潮里,在中国制造2025的旗帜下,创新改变的,不只是营收报表上的数字,更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的内核。
在新常态下创新,最当厘清的关系,是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这三年,看得见的变化在悄然发生:2013年起,各地陆续启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2014年,一系列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被顺利推出;2015年,发改委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去年,公布了中国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责任清单中,明确了省级政府部门必须承担哪些责任、必须做哪些事情。公权谦抑有度,市场自由竞发。权力不再任性,市场愈加活泼。“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是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也是今年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这些任务,呼唤的是“强市场”与“强政府”的强强联合。未来中国经济的活力,就仰仗这两“手”之间的协同发力。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了,还得在发展中掌握好五大维度。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6年1月,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此次调研中,总书记还给五大理念分别带上了动感的“帽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布局经济发展,既要抬头望天,亦要低头走路。2016年开局之年的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无疑是最务实的一步。
正如学者所言,供给侧改革按下经济结构转型快进键。事实上,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提“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直到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再到不久前总书记在重庆调研强调“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开讨论,建言献策。
有了“路线图”,就有了“定心丸”;有了治国理政的大方略,才有了经济跨越的小阳春。正因为有了铿锵有力的“习声音”,中国经济的“四个没有变”才愈发深入人心——“总的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十三五”大幕已启,直面中国经济发展大局,困难在、挑战在,但,办法亦在、信心亦在。在“习声音”的指引下,擘画中国经济新篇,更叫人信心满怀。(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