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诗里的人文精神

2016-04-01 16:22:24|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谷士欣

【网络中国节】清明诗里的人文精神

  今年4月4日是清明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底蕴,清明节也是如此。扫墓、祭奠昭示着血脉的继承,让青年一代敬老尊贤、慎终追远,尽情释放内心的思念。刘长卿的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纯灰化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顷党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客心逐流,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话凄凉?其所以能千古传诵、流芳百世,正是源于诗中充满了浓浓的人文情怀。

  文如人,人如文。清明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苏轼的《江城子》词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明月,短松冈。”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细细品读,天地乃恸。而在清明这一天,对于那些羁留异乡的人们,则只能在漂泊的地方感应清明的信息和呼唤,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遥遥祭告,正如权德舆所云:“自叹清明在远方,桐花覆葛溪长。家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房。”陆放翁也有“犹及清明可到家”的哀婉诗句,流露出淡淡的无奈和惆怅。可见,古人“清明节”里的“情文意识”!

  诗言事,事成诗。宋初有个年轻人叫王禹偁,自幼家贫,只得寄居在朋友家,刻苦攻读。到了清明那日,朋友一家祭祖去了,独留下王禹偁一人。王禹偁想着自己孑然一身飘零在外,感慨万千,即赋诗一首曰:“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诗中既抒发了寄人篱下的无奈,又表明了自己奋发向上的决心,读来通俗易懂。

  寒食节这天,民间不许点火的传统,人们只能吃头天做好的东西。中唐时期,有个叫韩翃的诗人,看到隔壁一位官宦人家寒食节照样灯火通明,丝毫不顾民间的习俗,于是愤然在这家外墙上题写了一首《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官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诗人借古讽今,以讥诮这位官员享受特权,大有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之风。足证古代诗人面对强势不卑微、面对弱势不轻狂的崇高风骨!

  民生是诗人成长的“沃土”,谁能与民生走近,谁就与伟大走近。张继的《阊门即事》曰:“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见清烟?”清明本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农夫却被“召募”去服劳役,倾诉了对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明代诗人高启也如出一辙曰:“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反映出元末明初战乱过后人烟萧疏、民不聊生的生活现实,饱含着百姓对和谐社会的期盼!

  斗转星移,到了当代。大文豪、大诗人郭沫若为凭吊张家口革命烈士纪念塔,写过这样一首诗:“烈士丰碑何巍峨,空中荡漾红旗歌,长垂塞上风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热烈颂扬了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高风亮节,感悟出人生的价值,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近年来,摈弃陋习和文明祭祖的呼声成了国人共同的心愿,文明祭扫千姿百态,表现形式各异:鲜花祭奠、植树祭扫等文明祭奠新风正悄然兴起,辽宁某地的公墓推出了“烧纸换鲜花”文明祭扫活动,天津的“无烟祭扫”新理念得到市民的认同,网上祭祀也在逐渐兴起,设立专门的祭祀网站,亲朋好友在网页中为死者献上一束鲜花、留一支歌曲、点一根蜡烛、种一棵松柏或留下祭文。从“扫墓祭祀”,“郊游踏青”到“咸与众乐”再到“网上祭祀”,“清明节”的人文精神“升值”了。

  来源:江西电视台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