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谈】国企改革与行业体制改革仍是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主线
2017-03-10 10:04:19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梁生文

  图片默认标题

  2017年,国有企业改革与行业体制改革仍然是结构性改革的主线,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主要行业体制改革形成发展新动能的基石。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这是我国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的精准政策调整指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求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传统垄断型领域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一,必须提升作为行业主体的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虽然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与国有资产的管理方式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与市场经营激励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国有企业的公平市场竞争地位仍需进一步明确。因此,为了健全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企业的内部治理约束与激励,提升企业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为了使国有企业具有公平的市场运营环境,要继续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为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使国有企业能够更加关注于市场目标的实现,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为了使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必须协调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与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领域的行业体制改革,既要改善和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又要使通过完善市场竞争和行业监管来形成对国有企业的外部约束。

  第二,必须提升国有资本的配置和运营效率,管好用好国有资本。长期以来,传统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模式和国有企业考核机制是一些行业内产能过剩的根源之一。以电力行业为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不仅来自企业内部激励,还来自外部激励的缺失。同时长期以来电力行业缺乏引导电力投资的正确价格信号是造成产能过剩的又一根源。因此国有资本运营效率的提升必须有赖于重点领域内体制改革。如果国有资本的运营和监管体制与行业改革无法有效协调,那么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激励就无法得到有效约束,在经济新常态和巨大投资存量的条件下,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可能进一步硬化。

  第三,必须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的行业体制改革,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方案预计也将很快出台。这些重点领域的行业体制改革方案,本身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容。这些领域的行业体制改革方案主要针对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行业,改革重点在于开放竞争性业务并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这就内在地要求将国资监管与行业竞争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竞争性与非竞争性领域内的国有企业,监管理念必须与行业体制改革相协调,否则可能导致国有与非国有企业无法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与行业体制所确定的市场化导向掣肘。

  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必须依靠企业内外部制度的共同改革。伴随着以混合所有制和国资运营试点为突破口的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企业治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重点领域的行业体制改革也将迎来新的改革契机。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精准发力、持续发力,完成短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并探索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均值得期待。(冯永晟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副研究员)

相关新闻

首页直播老外谈外媒看管窥图解CRI专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