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不能少】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脱贫攻坚实践
2017-11-14 14:48:42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赵春晓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务必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摆脱贫困,是迈向美好生活的起点,因此,党必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政府、市场、社会力量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如何有效减贫”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难题。对于这一历史难题、世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我国人民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对于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如何实现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进行了系统阐释和科学部署,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也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政府、社会各界、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中国已经有7亿左右的人口成功摆脱贫困。2015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基本实现,因此,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其根本原因在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顽强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我们坚持推动国家整体发展的同时,不忘弥补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短板,科学制定、坚定实施扶贫计划,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发挥中国制度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2015年10月l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全面介绍了中国的减贫经验,系统阐述了精准扶贫思想。他指出,当前,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要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

  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会上深刻分析到,深度贫困地区主要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发育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滞后。对于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必须实事求是地确定脱贫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到2020年,要使这些地区的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使这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深度贫困地区的党员干部必须抓住病因,铆定目标,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围绕精准扶贫发力、加大各方帮扶力度、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加强检查督查,真正做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人追寻初心、担当使命的时代之需,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之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之基。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提供了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情、国情、世情,系统阐明精准扶贫思想,科学制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略,为我国当前的扶贫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些经验总结、创新思想、科学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和重要体现,因此,全体党员干部务必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脱贫攻坚实践,同心同德、不懈奋斗,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沈夏珠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