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85岁老人左春秀:见证中国铁路春运60多年变迁

2017-01-03 14:12:57|来源:人民网|编辑:范琪妍

  人民网郑州1月3日电 “我来看看您老人家,想听您聊聊这些年春运的变化。”1月3日,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病床前,记者见到了白发苍苍,久违露面的左春秀。

  左春秀今年已经85岁了,是郑州火车站的一名离休干部,也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

  在了解了记者的来意之后,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我参加了62年的铁路春运,比起以前,这些年的春运越来越不像春运了……”

  “刚分到车站那会儿,这里只有四五间瓦房,没有候车室,每天接发6趟列车。”左春秀向记者描述20世纪50年代的郑州火车站,“那个时候坐火车的人特别少,6趟车也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1956年新站建成使用,设计新颖的站房让她大开了眼界。

  到了20世纪60年代,郑州站一天接发列车增加到30多趟。她告诉记者,那个年代,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没有电话,来往联络只能靠口头喊、喇叭传。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务工热潮”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人多”“一票难求”成为铁路春运的标签。火车趟趟超员。只要火车一到,旅客就往车厢里挤,经常因为车厢里的人太多而关不上车门。

  “广场上没有下脚的地儿,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人。人最多的时候,旅客堵住了进站口的通道,有票的旅客也进不了站,我们每两分钟就要去进站口疏导一次。排一天队买到车票的旅客那是幸运的,还有很多人买不到车票,那个时候公路和航空还不发达,买不着火车票就意味着不能回家过年。”左春秀继续说。

  这时,她呷了一口水,继续回忆起往事。

  为了能更好的为旅客服务,左春秀说她成立了老年义务服务队。

  “1989年,我从纪委书记的岗位上离休,1992年,车站成立了关工委,我担任了关工委副主任,发动身边的离退休老干部到车站做志愿服务,成立了一支最小60岁、最大80多岁的老年义务服务队。每当春运、暑运、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老年义务服务队就会出现在车站,给旅客免费送水、发放乘车指南、宣讲铁路安全知识。”

  “义务服务队刚成立的时候有十几个人,现在固定有150多人个吧。”左春秀说,“我们这个老年服务队现在被河南省命为‘老年雷锋团’,就是学雷锋做好事的,要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

  “我在医院住得可着急了!马上就是春运了,我就盼着腿脚早点好利索了,继续去车站服务旅客。”如果不是前段时间出了车祸,这个时候,85岁的老人家应该应该正在郑州站东广场志愿服务站里服务旅客。

  “您真是精神可嘉,那您觉得现在的春运和以前比有什么变化吗?”记者和左春秀继续聊着。

  “现在的春运不叫春运,旅客只要登录12306网站,就可以买到火车票。车站里设有自动售(取)票机,太先进了。我最近没去过车站,可是我听我外孙说现在车站的人工售票窗口和自助取票机上都可以支付宝购票了,我虽然不太懂支付宝是啥,但是我觉得应该是能让旅客方便购票的。”

  从只有四五间瓦房到先进的站房设施,从人工窗口售票到方便快捷的自动售(取)票机售票,从一天接发6趟车到现在春运每天接发400多趟车……左春秀感受着铁路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虽然旅客越来越多,但是秩序却越来越好。高速铁路网的加入、火车票购买渠道的增加、车站实施的各项便民服务举措,让旅客出行更加。

  郑州站的春运史也正是中国铁路历史变迁的缩影。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左春秀见证了60多年铁路春运的历史变迁。

  (原标题:85岁老人左春秀:见证中国铁路春运60多年变迁)

标签:春运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