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用工匠精神当好医生——神经外科专家王宁教授的故事

2017-02-08 16:10:4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王宁教授正在做手术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徐秀荣):王宁教授是中国东北部城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50多岁的他高挑个儿,瘦削的脸庞,两道弯弯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儒雅谦和中透出浓浓的学者风度。在神经外科领域,王宁教授不仅在黑龙江省和全中国有名,他还是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会员,多次参加该联合会会议。2016年9月,作为特邀嘉宾,他到日本出席“东京第三届神经外科高峰论坛”,并作了题为《垂体腺瘤假包膜囊外切除术》的学术报告,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近日,记者在王宁教授工作的医院看到,为了做一个脑部肿瘤手术,王宁大夫13:00多钟走上手术台,从手术室出来已是晚上22点。算上手术前的麻醉、助手所做的开颅等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手术后的创面处理和创口缝合等一切后续工作,这台手术持续了10多个小时。王宁教授说,神经外科手术和身体其它部位的手术不一样,因为头脑这一部位太重要了。他说:“我们的手术都是大手术,操作时间也非常长,要非常精细。我们一天只能做一台手术,一做就是10多个小时……(几天前一台手术,因为肿瘤很大,包裹着颅内重要的动脉),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我们得耗时非常长,操作时每一步都得非常小心,关注血管神经不能损伤,万一切深了,血管就破了,所以一面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切除肿瘤,一面小心谨慎地探寻周边,看神经血管在哪个位置,整个操作不能快,快就要出问题。肿瘤要一层层地切。”

  采访中,王宁大夫一再强调手术的质量。他说,手术之所以耗时长,是因为一边做手术一边要止血,出血多一是污染术境,同时也不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经王宁教授手术的病人恢复得都很快。不少人几天后就能坐起来,有的竟能下床走动。在神经外科病房区的走廊里,记者看到术后漫步的患者。提到为他们做手术的王宁大夫,他们的话语里流露出无限的感激和敬仰之情。患者徐强说:“我真没想到自己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当初,一听说得了脑膜瘤还得动开颅手术,我真是很紧张。经急诊科大夫推荐和家人的多方咨询,尤其是从网上看到患者们对王大夫的赞誉,我和家人决定请王宁大夫给我做手术。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最对的,很感谢王宁大夫。”

  王宁大夫的办公室门前总是聚集着等待咨询的患者家属,其中不少人都是慕名从很远的外地赶来的。病人和家属信赖他,不仅是信赖他精湛高超的医术,更是信赖他高尚的医德和渊博的医学学识。

  王宁大夫1985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就到该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当医生,迄今已30多年。1994年他到北京协和医院,师从中国最著名的垂体瘤专家任继渊教授攻读硕士学位。2001年,他又作为交流学者到日本深造,苦读4年获得日本医科大学甲级医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现任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副主席的A•寺本明教授。谈到从医的初衷,王宁大夫沉思片刻,告诉记者:“我是哈尔滨人。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学医,因为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很神圣。毕业后进了脑外科之后,发现自己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后来又慢慢发现自己的性格非常适合这个专业,因为这个专业需要你有耐力,不能急躁……我的性格真是适合干这行。”

  王宁大夫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自己所钟爱的神经外科医学事业。现在,一年他要做300多例手术,其中有关于脑膜瘤的、垂体瘤的、胶质瘤的,等等,用他手中的显微手术刀把许多患者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同事称赞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在医疗技术上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力求在手术技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王宁大夫还带领着一个富有朝气和敬业精神的团队——哈医大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第二病房(区)的医护人员。他谆谆叮嘱大家,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对病人一定要好。正在哈医大实习的李宽大夫说:“王教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对患者有大爱之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他脸上的微笑和和蔼的话语总是给患者以战胜病魔的希望。王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培养年轻人。对待年轻人,他总是悉心教导,百问不厌,给年轻人指明方向,让年轻人少走了很多弯路。王教授不仅是一位技术全面的脑外科医生,也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名优秀的导师。”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