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特色竹编富农家

2017-03-27 21:35:28|来源:国际在线综合|编辑:杨玉国

  日前,记者来到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乾宁村,首先是吸引人注意的标志牌楼,这个标志牌楼由区规划局设计,两边是两根竹子的造型,牌楼上书写着乾宁村三个字。在乾宁村居民集中居住点,是一式整齐的二层小楼,整个村庄显得安静、祥和。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特色竹编富农家

  这里,家家都有几套劈竹修篾的工具,竹编是村里的传统手艺,从80多岁的老人到10多岁的孩子都能编。这种祖传下来的手艺,每家都能做一两个品种。全村605户中有340户人家在农闲时编织竹篮、竹筛、竹匾等。

  “‘乾’为天,‘宁’意平安,安定,宁静。其意是天赐本村此块宝地以安宁,故取吉祥意“乾宁”二字为本村村名。乾宁村是远近闻名的竹编专业村,全部是家庭式作坊,竹制品主要有花篮、菜篮、米篮、米筛、豆筛、鱼罩、猫叹器、斗篷、竹爬等十几个品种,二十多个花样。”乾宁村党总支书记张天龙介绍说。

  记者来到竹编老专业户程怀宝的家里,程怀宝今年已经75岁了,见到记者,程怀宝并没有起身,依然手快如电的摇着开坯机对竹子进行“开坯”,程怀宝一边忙着手上的活一边跟记者介绍制作竹筛的几个过程,“截断”“开坯”“编衣”“打底”“扎口”,经过这几个步骤,一个筛子就编好了。程怀宝说,自己从十几岁就开始编竹筛了,已经记不住是第几代人了,从记事起祖上就是编竹制品的,一个竹筛的成本3块钱左右,能卖十几块钱,平时自己也不用出去卖,村里有专门的经纪人,他们会上门来收,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在程怀宝家的门口,记者遇到了本村的一个经纪人程德正,程德正说:“我过去做的贸易货栈,以贩卖为主,现在专门从事竹制品销售已经20多年了,一开始是自己的儿子在联系客户,后来儿子去外地打工,自己就联系客户,如今外地的客户直接给我打电话预定,自己平时主要是到家家户户去转转,看看有没有做好的竹制品,如果达到一定的数量就打电话让外地的顾客上门来收,客户基本上都是滨海的。全村十几个经纪人,每个人一年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记者在村里转了几家,家家都有竹编原材料堆放在边屋里。在程怀军家里看到,屋里堆着一捆捆劈好的竹篾,墙上挂着几个编好的竹篮子,家里显得很热闹,有编筐子的,有编筛子的,还有忙着给筛子打底的,他们都是程怀军的邻居,平时聚在一起,一边干活一边聊天,还可以互学手艺。程怀军今年已经46岁了,村里小年轻都外出打工,他在村里编竹编的家庭里算是比较年轻的了,但是编竹筛已经有26年的时间了,平时夫妻俩在家种地,没有农活的时候就编竹筛,也不用太多的成本,只要一台简单的开坯机器,几把切刀,买些鲜竹就行了。“儿子儿媳出去打工了,自己在家顺便带带孙子,夫妻俩一年能编2000多个竹筛,一年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这样在家里不耽误种地,不耽误带孩子。去年还专门到洪泽湖文化广场参加非特质文化遗产表演。”程怀军一边飞快地劈蔑一边向我们介绍。

  张天龙在谈起特色竹编时说:“早在800多年前,村里的人就开始编织各种简易竹制品,20世纪80年代初,全村从事竹编行业的户数有400多户,从事竹编的人数有800多人,形成了专业村、专业户。如今,竹编产品是两头在外,原材料都是从安徽和盱眙购进,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销往宝应、沭阳、泗阳、山东等地,由于这种竹制品选料精良、编制精巧、价格低廉,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很受客户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鼓’起了农民的钱包。”

  据悉,去年全村竹制品销售额达800多万元,很多农户靠竹编收入盖上了“小洋楼”。为扶持这个传统的特色产业,村里早在2008年就专门成立了竹编专业合作社组织,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购销服务。

  新闻链接:乾宁村地处岔河镇西南,全村32个自然村庄21个村民小组,有640户农户,2600多人口,耕地面积5000余亩,村集体经济收入30多万元。2014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淮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省级生态村”,“省级三星级康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