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国内>>正文

42岁盲人陈光炅:写作为我插上飞翔的"翅膀"

2017-03-31 13:39:4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白薇

42岁盲人陈光炅:写作为我插上飞翔的"翅膀"

  国际在线四川频道报道(刘江):他的名字叫陈光炅,但12年前的一场疾病,让他的人生从此坠入了黑暗的深渊。

  一个盲人的天地有多大呢?普通人对盲人群体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街头巷尾的盲人按摩店上。

  而今年42岁的成都市成华区残疾人陈光炅在经历了双目失明,从颓废绝望到自强不息的转变后,不仅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7年间还创作了四部总计400万字的小说,成为签约网络作家,并多次获国内外大奖。

  当过按摩技师,开过推拿店,干过电台主持人的陈光炅说,“盲人不仅只会推拿,我的人生还应有诗和远方,而阅读和写作则改变了我的人生,也为我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遭受双重打击

  黑暗中迎来一缕阳光

  夜深人静时分,成都成华区龙潭街道隆兴嘉苑小区2栋103内,还不断有“叽叽嘎嘎”的声音传出,熟悉的人知道,陈光炅又在写东西了。初见陈光炅时,他瘦削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他一边根据电脑传出的音频熟练按动键盘,一边介绍“根据市残联的通知,今年美国的菲尼克斯国际诗歌竞赛要开始了,我正在准备参赛作品,现在还没有头绪,只是将片段性的文字记录下来。”

  “最开始只是眼前有一个小白点,后来就像一个雾一样扩散开来,最后完全看不见了。”陈光炅回忆起当年的经历说,在2004年确诊为“视网膜色变”之前,他是一位律师事务所的文员,过着普通的生活。至2005年,眼疾病情越来越重,逐渐夺走了他的视力。最终,陈光炅不仅双目失明,还失去了工作,也与结婚四年的妻子离了婚。那一年,在身体和生活的巨大变故中,陈光炅过着彻底封闭的生活,他酗酒,不和人接触,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生活就像眼前的世界一样模糊不清,并最终陷入黑暗。

  2005年,陈光炅第一次迎来街道残疾人专干李东明,陈光炅回忆说“他们想让我学推拿,我不想学,那时候感觉自己失明了就是废人,直到他们告诉我盲人还可以学电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陈光炅参加了残联组织的免费电脑培训以及盲人推拿技术培训,很快学会了盲人专用的读屏软件操作。

  学会电脑的陈光炅借助读屏软件开始上网,陆续在网上发布一些宣泄情绪的打油诗,同时也结识了一些很优秀的盲人朋友。他们的经历就是一个个鲜活的励志故事,给了陈光炅很多正能量。“我从小就觉得自己不会比别人弱,虽然现在失去了光明,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去追求。”他不再自暴自弃,不再悲观,开始“重新上路”。

  走出人生低谷

  7年创作400万字小说

  走过那段对他来说最黑暗的时光,开始学会面对生活。2005年底,陈光炅找了一份按摩店的工作。一年后,他发挥自己的推拿技术优势,前往广州先后开了两家推拿店,收入成倍增长,不管是在成都还是广州,工作之余的陈光炅把更多时间用在读书学习上。

  “我爷爷和爸爸都喜欢看书,我受他们的影响很大。”陈光炅回忆,幼时他就很爱读书,四岁时就开始背诵《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他家里的藏书差不多可以装7个大书柜。双目失明后,他家里的藏书一下子变得“无用武之地”。在掌握了读屏软件后,陈光炅开始将纸质书“搬到”了电脑里。在他电脑的一个文件夹里,TXT格式电子书大概有1000多本。“外国名著里,我最喜欢读《简爱》和《基督山伯爵》,主人公都曾经在苦难中挣扎,最后又走出苦难,获得新生。他们的故事让我很受鼓舞。”陈光炅微笑着说道。

42岁盲人陈光炅:写作为我插上飞翔的"翅膀"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陈光炅在网友“行云流水”的鼓励下,渐渐萌发出自己写的想法,并尝试网络小说创作。2009年8月,陈光炅在起点中文网上发布以自己为原型的第一部小说《奇迹天地》,受到众多网友追捧,并由此成为该网站的签约写手。同年9月,陈光炅放弃推拿店的生意回到成都开始全职写作。随后几年间,他又陆续发表了《逆天指》、《新羽翎》、《鸳鸯错谱》三部小说。其中,网络小说《鸳鸯错谱》总字数近70万字,这是一部关注特殊群体的情感小说,讲述的是因为一次美丽的错误,书中的主人公开始了一段情感之路。

  “我笔下的故事大多是以自己或朋友的真实经历来创作的,所以更能引读者的共鸣。”陈光炅说,第一本小说的网络阅读量最高,有5万多,虽然之后的几部阅读量有所减少,但最初他的打油诗里所透露的颓废之气已全然不见,类似于“天无边,任云翱翔,情思鸟语花香。腊梅窑逸雪中赏,陡生文章,剪下艳阳万道光,做云衣裳。”的句子越来越多的出现他的作品中。

  现在,陈光炅已成为一名网络作家,在双眼失明的情况下“写”出了总字数超过400万字的网络小说。看陈光炅的文章会发现,他并不以“盲人网络作家”为卖点,而是以盲人的独特视角为切入点,用极富情感的笔触去讲述一个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