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火灾30周年再访事发地:城镇1小时烧成废墟(组图)
西林局林业局副局长王立才在起火点讲述大兴安岭火灾过程
悲情城市
大火吞噬西林吉镇时,在紧邻的图强镇,还没人察觉致命的危险正在逼近。
当晚七点多,姚占军正在街上溜达,突然听到路上大喇叭喊林区职工去单位集合,上山打火。他抄起铁锹就往山上去了。“走到半路,大喇叭又说不上山了,让大家紧急疏散。”现任漠河县县长姚占军当时只有十几岁,是图强林场的职工,听到这个消息,拔腿就往家跑,“父母和弟弟妹妹都还在家呢。”
到家已将近九点,一家子都睡下了。“着火了!要疏散!”姚占军把家里人叫醒。
“林区哪年都有几起火警,不用害怕。”姚占军的母亲钻出被窝,并不担心。
“林业局领导让疏散了,肯定很严重!”姚占军有些着急。
姚占军的父亲决定走到外面看看情况。他在院子里站定,往西一看,西林吉的半边天都红了!他赶紧回屋,把一袋米、一袋面扔上手推车,带着一家人往阿木尔河河边跑去。那里河岸平缓,都是沙滩,没有可燃物,姚占军的父亲认为自己和妻儿可以在那里躲过火灾。
火进图强时,木材加工厂先被点着了,木材厂的板皮刮的满天飞,风太大了。事后,官方曾公布当天的风力达到了8级以上,但姚占军觉得远远不止,“我120多斤重的身板儿,在大坝上根本站不住。”
林区过去烧木材,居民习惯在房子四周整整齐齐码满干柴,当地叫做柈子,冬季取暖、做饭都得用。刚劈的柴太潮湿,点不着,就得在屋檐下存个两三年,等彻底干燥了再用。过去当地有种说法,谁家生活过得好,谁家柈子存得多。这会儿不一样了,柈子存得越多的人家,烧得越厉害。
一堆堆柈子火光冲天,一排排民房被引燃,不到两个小时,整个图强镇从东头烧到西头,化为灰烬。
“孩子哭老婆叫,十分混乱。”一口气跑到阿木尔河边的姚占军跳上大坝,看着不远处浓烟滚滚,大火攻城掠地般吞噬一间又一间民房。
事实证明,姚占军父亲的判断是对的。这条如今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河”的阿木尔河,在5月7日晚,救了几千人。那些没逃出来的,就烧死在家里头。还有的人逃出来了,返回家中想带些值钱的东西走。那些回家取东西的人,被突然蹿起的火海淹没,再也没能走出那间屋子。
火并没有在图强镇停下前进的步伐。
大火沿着嫩林铁路两侧形成的20公里宽的火线扑向劲涛镇。一个小时后,劲涛镇化为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