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天舟一号腾飞的背后:利刃淬火指苍穹

2017-04-24 15:39:53|来源:央视网|编辑:李邵鹏

  央视网消息(记者 郭城)椰林深处,砺箭正酣。不久前,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快速准备吊具、精准操作吊车、平稳对接箭体……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年轻团队,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圆满完成了长征七号火箭吊装任务,为天舟一号发射做准备。

  很多人不禁要问,火箭体型大、吊装难度高,如何放手让一群年轻人执行重大任务?加注系统、供气系统、动力系统……几乎每个重要岗位都在上演同样的场景,是什么秘籍让该站形成了新型人才竞相迸发的强磁场?

  瞄准任务砺人才

转场期间,文昌航天发射场发测站部分人员重温入党誓词。(高杰/摄影)

  近年来,该站连续执行“国字号”航天发射任务,难点之多史无前例,强度之大前所未有。随着任务进入常态化,组训模式比较单一、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应急处置能力偏弱等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测发能力提升的瓶颈短板。

  在专业技能竞赛现场,“科目,长五发射塔架供35MPa大流量氮气。”供气系统指挥员陈吉伟口令刚落,新上岗不到半年的杨嘉沂迅速跑向配气间,检查管路状态,读取压力表数据、打开气源阀……20分钟内,30多项操作一气呵成,娴熟的技能赢得现场评委的阵阵掌声。该站科学分析任务特点与专业发展,坚持把竞赛场前移到岗位一线,采取机试、口试、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设置组织指挥协同能力、岗位实装操作等6个大项,34个科目的实战化竞赛,既锻炼了岗位人员基本操作能力,也提升了站整体测发能力。

  为提升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他们还紧贴重点任务,围绕任务多样和职能使命拓展,营造逼真的任务环境,成立预想小组模拟各类故障、险情300余个,组织各岗位操作手自行编写处突预案600余份,并在训练中穿插突发性、随机性应急事件处置等科目。

  实战化演练成为新常态,有力助推了测发能力稳步增长。在2016年长征五号火箭首飞发射日当天,面对6次调整口令,7次突发故障,指挥员和操作手们准确判断决策,冷静应急处置,书写了中国航天史上的新奇迹。

  直面挑战勇创新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吊装瞬间。(张鑫宇/摄影)

  建站初期,“新三垂一远”测发模式独树一帜,没有经验借鉴,一切要从头再来;大部分人员首次上岗,原理知识、操作技能还比较生疏;高温、高湿、高盐雾的海洋性气候特点,加快了设备设施锈蚀等等,加上发射场“七个全新”的特点,挑战和压力如同巨石,沉甸甸地落了在该站人员的肩头。

  怎么办?是以逸待劳求助上级,还是立足自身创新攻关。事实证明,后者才是战斗力生成的倍增器!在该站10余个分系统中,平均年龄不到26岁的指挥控制组走在了自主创新的最前沿。他们承担研发的新一代测发指挥监控系统有效解决了旧式系统存在的集成程度不高、数据传输范围窄、运行速率偏低的问题,同时还增加了远程控制、可视化指挥和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先进功能,成为国内发射场领域的独一份。

  “创新只有向实战聚焦,才能有效提升战斗力。”文昌航天发射场发测站站长唐功建对记者说。为解决研究与应用脱节的问题,该站坚持把科研成果与任务实战无缝对接,在长征五号合练任务中,低温液体推进剂加注系统操作手,首次使用大流量高扬程液氧泵、超高压供气系统便获得成功,实现了液氢加注量是西昌发射场的10倍、液氧加注量30倍的重大突破,相关技术还在长五首飞任务采用。

  创新的氛围越浓,创新成果就越多。高压供电设备仿真训练平台、地面观探测系统模拟训练软件、煤油发动机抽真空填充技术、新型纳米聚合物涂料防腐技术等成果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测发能力加速形成注入了强大动力。

  较真碰硬严作风

任务准备阶段,加注系统人员正在检查管路状态。(高杰/摄影)

  提起“小气泡”的故事,该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2015年8月底的一个深夜,液氢真实介质调试进入关键阶段,200多立方米的液氢准备转入贮罐。液氢是高能推进剂,一旦发生泄漏,一丝静电都能引起剧烈爆炸。转入口令即将下达,贮罐操作手周金辉突然发现,涂在阀门焊接处表面的肥皂水有细微的氮气气泡涌出,他马上将险情上报,并对现场100多个阀门、200多个连接口按毫米检查确认状态,最终化解了一次重大险情。

  踏进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墙上的“每日纠风栏”格外显眼,“两名同志未戴安全帽”“一名同志未按规程操作升降平台车”……原来,这是通过挂牌销账方式,时时处处提醒大家,让抓作风、严作风成为行动自觉。此外,站里还编印《岗位口袋书》,下发每名人员,帮助大家熟练掌握每个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规范要求,真正把严守制度、依规操作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严谨的作风让打赢的利刃更加锋利。某次合练中,动力系统技师刘甲天凭借“火眼金睛”,发现缝衣针般大小的电爆管插针存在歪斜,排除了重大故障;长征首飞任务中,活动发射平台操作手王少博控制1800多吨的庞然大物以不到5毫米的误差精准定位……如今,这群新一代航天尖刀正在用更高的标准、更严的作风,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刘远航、赵堃对本文做有贡献)

  原标题:天舟一号腾飞的背后:利刃淬火指苍穹

标签:天舟一号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