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中国疾控中心: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挑战 公共卫生事业要先行

2017-05-26 11:23:3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瑞芳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邓颖平):在日前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与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北京签署了一份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执行计划。双方表示将加强合作,促进中国及相关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携手打造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健康丝绸之路”。

  随着“一带一路”各项合作的稳步推进,中外人员往来将更加频繁,这势必带来公共卫生领域的巨大挑战。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指出,公共卫生事业一定要先行,关口一定要前移。他说:“这个世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化的世界。这两个特点告诉我们全球公共卫生、全球卫生安全,我们大家要一起做。”

  高福院士是在去年10月参加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举办的“全球卫生安全”讲座上做出上述表示的。盖茨基金会创始人比尔·盖茨今年3月在北大演讲时也表示,公共卫生事业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也是创办基金会的“初心”。

  盖茨说:“17年前,当梅琳达(盖茨夫人)和我决定成立基金会时,我们不断问自己,怎么才能使我们的资源产生最大的影响?很快,我们就意识到健康领域的改善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一个人就无法高效地学习或工作,更不用说摆脱贫困和赚钱养家了。”

  在全球化的今天,众多健康领域的挑战也是全球性的。国界线很难阻挡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入侵”。这就促使各国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去思考公共卫生问题。2014年9月,当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地区爆发的第一时间,中国政府向塞拉利昂派出移动实验室检测队。作为检测队负责人,高福院士在这个“重灾国”坚守了两个月的时间。

  高福说:“大家知道埃博拉,我们国家是实现了零感染。我们去了,也没有人感染,也没有输入进来。但是美国有了,欧洲很多国家也有了,这些故事大家都知道的。”

  把防控埃博拉病毒的关口从国内前移到西非疫区使我们能够“御敌于千里之外”,也帮助当地医疗部门建立了应急机制,这也是国际社会在援助非洲时积极倡导的“能力建设”。

  另一个中国老百姓比较熟悉的传染病就是疟疾。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上的报道显示,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着罹患疟疾的风险。2015年,全世界共报告2.12亿例疟疾病例和42.9万死亡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肖宁副所长告诉记者,历史上,中国疟疾流行也非常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蒿素的发现、防控和医疗技术的普及,中国本地病例大幅减少。2015年报告病例是3288例,本地病例只有40例,占1.2%。这个病例大多数集中在云南省的边境地区。

  肖宁说:“输入病例已经占了98.8%。输入地非洲占绝大多数,其次是我们的邻居东南亚,特别是缅甸一带。现在‘一带一路’交往多了,我们出去的人很多,来的人也多,就会把病给带过来。”

  肖宁指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消除疟疾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考验的是公共卫生的整体水平,而中国的经验可以帮其他国家在提高能力建设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为此,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公共卫生联盟、医院临床专科联盟和卫生政策研究网络等合作机制。

标签:一带一路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