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聚焦中拉结构性转型
第六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京举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宇):第六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于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结构性转型与中拉关系前景”,下设“拉美的发展与中拉关系前景”、“拉美经济社会及文化特性与中拉合作”及“拉美政治转型与对外关系调整”三个分议题。
与会者围绕中拉结构性转型这一主题,结合国际环境和中国与拉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研讨中拉转型和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加快双方务实合作的具体构想等重要议题。《求是》杂志社社长、中国拉美学会会长李捷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结构、以及国际经济、科技和文化影响力竞争格局均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亚太地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中国和拉美都身处上述变化的前沿,面临着相同的转型、发展、稳定、治理等多重挑战,双方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进人文交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全球治理等领域有高度契合的共同诉求。”
在中国,针对经济增速放缓、环境污染、收入差距扩大和金融脆弱性的问题,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潜在增长率、发展可持续性和经济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创新是突破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中国一方面增加政府的相关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支持企业的创新投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姚枝仲说:“中国的研发投入目前占GDP总量的2%左右,在‘十三五’期间将提高到2.5%。中国政府还采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允许将研发投入在税前扣除,而且是1.5倍的扣除。”
拉美的经济虽然完成了初步的工业化,但是对外部的依赖程度较高。2014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拉美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还由此引发了社会问题。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副教授马尔克斯·科尔德罗说:“拉美国家的经济结构依赖于大宗商品的出口,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不来自于本国。一旦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拉美各国政府的收入就会减少,社会的不同阶层就对政府的财政支出如何分配产生分歧,因为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改善教育,给中产阶级发工资,去投资等等。”
面对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和拉美都在积极寻求发展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中拉发展战略对接将助力两国实现增长模式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拉产能合作投资基金副总经理辛晓岱说:“首先,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以消费为驱动。这一战略转型为拉美出口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的增长点。去年,中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4.6%,比上一年提高了4.9%。中国消费的提高给拉美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契机。第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拉美的再工业化进程提供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中国的产业体系比较完备,有200多种产品的产量达到了全球第一。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企业在技术、设计、施工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对外合作的基础。第三,中国实施的创新驱动战略,为中国和拉美开展新兴业态的合作,助推拉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拉美经委会的统计显示,拉美的专利申请数量在全球的占比从1990年到2014年一直维持在2%左右,而中国的这一比例在这期间则从1%增长到35%,增速非常快。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将推动拉美生产力的提升。”
此外,辛晓岱还表示,近年来,随着拉美各国纷纷减少了外国投资的限制,中国对拉美的投资总量在逐步增加,中拉产能对接的路径也从外贸转为投资。
第六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国拉丁美洲学会、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和阿根廷科尔多瓦国立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外交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近百位官员、专家、学者、新闻界和企业界人士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