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人权篇】贵州省盘州市加大教育投入 为家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017-07-10 15:28:4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新民镇小石桥小学教学楼 摄影:周秉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杨萌欣、刘娜):地处滇、黔交界的盘州市是贵州省的西大门。近年来,盘州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教育领域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使孩子们能够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从而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小石桥小学位于盘州新民镇,目前有8个班,11名教师,在校学生251人。走进校园,两层的教学楼粉刷一新,整洁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上体育课,不远处的山坡上正在修建新的学生食堂。从2002年开始担任校长的肖植伟告诉记者,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和投入鼓励着他和老师们兢兢业业工作,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肖校长说:“我们近些年办教育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对教育的投入也不错,对教育质量我们还是真抓实干的,和其他村对比起来,我们小石桥村的大学生很多,就是与我们小学办的好有关。虽然我们的条件差一点,我们也任劳任怨,在差的环境里可以锻炼意志,可以磨练自己好好从事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小石桥小学的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员工们多年来一直关注着这所小学,不仅为孩子们建立了爱心书屋,还多次去新民镇看望他们,送去书籍、学习用品、衣物等,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肖校长说,未来几年,希望能够为孩子们配备更多的电脑,设置正规的电脑课,通过网络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新民镇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黄金表示,当地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为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提供保障,“我们这几年变化的一个方面是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另一个是营养餐改善计划,我们现在学生中午在学校里面吃饭都不用付钱。还有基础设施方面的改善也比较大,政府对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也大。”

  新民镇镇长解华认为,近年来整个贵州大力发展教育,盘州各地也在积极完善中小学教育的软硬件建设。更可喜的是,外界的关注和帮扶使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改变,“我们去年在马坪地小学铺塑胶运动场,已经建好了,还有少年宫已经建好投入使用了。我们在近一段时间还要投资500多万,把我们小石桥小学的食堂,以及中学的食堂、操场,还有其他学校一些不足的地方,把它补齐。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年两次,甚至多次来进行随访,给我们老师、学校、学生以及社会家长,在思想观念方面带来很大的转变。观念转变后,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才是最重要的。”

  盘州市市委书记付国祥说,贵州省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盘州的发展目标是生态美百姓富,协调各方面发展,而大力发展教育是解决当前人才不足,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这几年从省里到各级我们都实行了教育方面的战略。同时要求每一级政府把自己每年公用经费的6%削减了以后全部要投入到教育当中去。我们看准了教育的重要性,这几年我们连续投入了80多个亿,去年我们修了10所学校,就是要通过教育来解决我们发展当中人才不足(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包括你们(国际台)资助的学生,出去了以后看到家乡的发展又回来再就业、再创业,这样在人才支撑等各个方面就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王若曦是盘州市第二中学的高三学生。今年,家庭贫困的她在当地政府和国际台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参加了高考。作为一名彝族女孩,她在考大学时能够享受专为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的优惠政策。谈到对未来的规划,她表示自己对语言类学科很感兴趣,希望以后利用自己的特长和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回家乡发展生态旅游。王若曦说:“高考之后我可能想去的是重庆,之前自主招生报名的时候就报了西南大学。专业方面我会想从事语言方面或者旅游管理,因为贵州现在正在发展旅游,我自己的家乡,就是乌蒙山那边,也在发展旅游,我可能对回家乡比较感兴趣,然后再从事一些语言方面的工作。”

  在盘州,像王若曦这样心系家乡,打算回乡发展的学生还有很多。教育条件的改善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再用所学回馈家乡的养育,他们将是盘州未来发展的生力军。

  

  盘州新民镇马坪地小学的师生们在塑胶运动场上活动 摄影:周秉铃

  

  盘州新民镇小石桥小学的孩子在爱心书屋认真读书 摄影:刘娜

  

  新民镇小石桥小学的孩子们吃上了营养午餐 摄影:周秉铃

  

  新民镇小石桥小学的厨师为孩子们发放营养午餐 摄影:周秉铃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