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国防行】头顶蓝盔 心怀祖国 他们为世界和平出征

2017-07-25 21:18:43|来源:中国网信网|编辑:杨玉国

  细雨绵绵,空气中充满水分子,道路两旁的植物翠绿欲滴,像在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7月23日上午,“网络媒体国防行”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云南,走进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这是一支传承红色基因的英雄部队,光辉的战斗历程孕育了一代代英模典型。记者们心怀敬意,触摸这里的光辉历史;满怀期待,倾听这里的军人军事。

  赴黎维和,他们创下3个“中国奇迹”

  

  徐正义,1997年12月入伍,曾4次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图为徐正义向维和战士们介绍操作要领。(图片由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提供。)

  离和平最近的地方是他们头顶的蓝色头盔,离中国最近的地方是他们左肩的五星红旗,他们就是来自世界东方的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军人!

  今年是中国赴黎巴嫩维和十一周年,自2006年3月开始赴黎巴嫩执行国际维和任务至今,中国维和工兵分队创下了11年维和零伤亡、5天通过扫雷资质认证、扫雷速度是国际平均水平7倍的3个“中国奇迹”,他们用过硬的技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维和军人“忠于祖国、不辱使命、展示国威”的维和精神。

  在联黎任务区,中国维和军人的精益求精是出了名的,多国维和部队向他们讨教扫雷经验,现如今,联黎部队扫雷采用的就是“中国标准”。

  “联黎任务区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维和人员,这也是各国交流、展示、比拼的平台和舞台,我们不能给国家丢脸、给中国军人丢脸。”多次参加赴黎维和,徐正义先后清排各类爆炸物上千枚,无一失手,多次立功。徐正义对此成绩感到自豪:“在那里扫雷,我们就是权威,就是标准。”

  扫雷排爆,他们在尖刀上跳舞

  

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战士向采访团介绍排爆防护服。中国网信网 葛燕燕 摄

  这里没有韩剧里维和军人的浪漫情节,有的是比韩剧惊险刺激百倍的枪炮声和排雷任务。

  执行排雷任务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要小心翼翼,丝毫不能懈怠,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和死神“握个手”。

  黎巴嫩和以色列冲突后,留下大量地雷和未爆弹,中国维和军人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扫雷排爆。山林里、果园里、道路两侧,随时都有可能发现地雷,可谓步步惊心!发现情况,当地群众很愿意求助中国维和军人。

  他们头戴防护面罩、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在太阳的炙烤下,用探雷器来回探测。很多时候,他们趴在地上,用工具进行挖掘,每次只能前进几厘米……往往作业完成,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成功挖出一枚未爆弹,移至安全地带引爆,此时的爆炸声宣誓着胜利。

  就是这样,中国维和军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探雷器一寸一寸为黎巴嫩人民排出一片又一片安全土地。

  为和平出征,他们感到无上光荣

  

李骏,曾四次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图片由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提供)

  军人以服从任务为天职。每一位维和军人在国与家之间都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在他们眼里,为维护世界和平出征,是无上的光荣。

  曾四次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的李骏,两次荣立三等功。荣誉在他面前,这么重又那么轻。“荣誉是我们每个人必须争的,但这不是最重要的,任务面前大家争着上,荣誉面前大家也可以做到争着让,这样才能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更有战斗力”。

  

作为国际维和典型,李骏接受记者的采访。(北京市网信办 邢昊 摄)

  面对赴黎维和任务,他说:“只要祖国需要,我一往无前”。面对家庭和孩子,他说:“亏欠他们太多”。面对枪林弹雨他没有丝毫畏惧,谈到执行维和任务期间会不会想孩子,“怎么说呢……”说到这,这位维和英雄眼圈泛红,眼睛里噙着泪水,谈话暂停半分钟……“这么多年来,非常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孩子,是每一位父亲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父亲,又是每一个孩子心里的超级英雄。李骏说,今年5岁的大儿子向幼儿园小朋友介绍他时会骄傲地说“我爸爸是当兵的!”。5岁的孩子对维和军人还没有概念,等他长大了,可以更骄傲地说:“我爸爸是一名中国维和军人!”。

  舍小家,顾大家。中国维和军人把对家人的亏欠转化为无私的大爱——维护世界和平。

  在每一位中国维和军人心中,国为重,家为轻,和平最重!自2006年以来,陆军第75集团军某旅已先后向黎巴嫩任务区派出9批维和分队,他们把无私的爱撒向黎巴嫩的山山水水,他们用责任与担当抚平冲突地区的创伤,他们用实际行动把中国军人的风采镌刻在国际舞台,证明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网信网 葛燕燕)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