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塞罕坝人跨越半个世纪的追求:从造林奇迹到绿色发展

2017-08-03 09:10:0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塞罕坝林场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贾延宁、杨咏、李香兰):在北京城北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的地方,有一处面积7.47万公顷、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那里就是河北塞罕坝国有机械林场。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几代塞罕坝人不仅在那儿创造了“沙地变林海”的奇迹,也实现了林场和周边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塞罕坝”是蒙汉和语,意思是“美丽的高岭”。每年夏天是塞罕坝林场最美的季节,松涛阵阵,水草丰美,虫鸟争鸣,吸引着周边大批躲避酷暑的旅游者:

  “这里的环境、空气、天空蓝,特别美。” 

  “这里空气也好,景也好。北京人多车多,这儿休闲,就上这儿放松心情来了。”

  塞罕坝风景优美,林场自然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功能。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7.47万公顷,它的森林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的氧气可供近200万人呼吸一年之用。

  在这阵阵松涛中,人们感受着凉爽清风,却很难想象当年塞罕坝林场刚组建时情境。林场退休职工张宝珠回忆说:“原来这块儿的风沙相当大。春天是白毛呼呼,秋天是黄毛呼呼。秋天没下雪之前刮的是沙子,叫黄毛呼呼。春天有雪了,刮的是雪,满天都是。秋天最严重的时候,屋子里(白天)得点灯,看不着啥。” 

  1962年,中国政府在塞罕坝设立国有机械林场。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塞罕坝,以年均积雪7个月、冬天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3度的极端艰苦条件迎接了一支369人组成的、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林业建设队伍。比起艰苦的生活条件,让当年创业者更加沮丧的是,建林场前两年,这里的造林成活率不足8%。塞罕坝林场林科所所长程顺说:“建场初期那个阶段,苗子(树苗)是引进的,但是自己解决不了育苗的问题。从外面调苗子很困难。造林涉及很多环节,起苗、火车、下车、转运、到山上,涉及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管理不好,这个苗子就失效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塞罕坝人凭借科学务实、大胆创新的精神,最终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技术难题,一些从实践中产生的科研成果还填补了世界林业科研成果的空白。

  林业有句话:“三分造七分管”。在森林抚育过程中,塞罕坝人也摸索出一套科学的方法。比如森林病虫害防治,就是林场的一项重要工作。塞罕坝人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自控能力、降低人为干预,成为林场近年来的主要做法。森防站站长国志峰介绍说:“原先造林的时候,大面积是落叶松,树种单一,现在已经降到50%以下。现在造落叶松、樟子松、油松、云杉、白桦,还引进新的树种,就是为了保持树种多样性。树种多了,生态环境就不一样,物种就多了。物种多了,就有一个好的生态平衡。第二个方面就是防治,(我们)选用无毒低毒、生物的、仿生的、物理的(手段),对环境污染小了,也促进环境自控能力的提升。这些方法保证环境越来越好,有害生物发生的越来越少,我们干预的面积、程度也越来越小。” 

  从地图上看,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林场北面扼守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的浑善达克沙地,南面俯瞰燕山和北京、天津地区,距离北京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曾经是北京地区风沙的主要风口。如今,塞罕坝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它的万顷林海有效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气象资料表明,目前北京春季沙尘天数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七成。塞罕坝当地小气候也明显改善,生态系统修复良好,整个林区共有动植物等1757种,成为一座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

  森林有了,塞罕坝人没有琢磨着该如何靠山吃山。他们觉得,需要对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塞罕坝林场总场副厂长陈智卿:“我们落实的原则是以森林建设为主,永远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所有的开发是科学有序的利用、适度的开发,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前提下,把塞罕坝的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放在第一位的。” 

  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林场开始大幅压缩木材砍伐量,木材收入在林场总收入比例从90%以上大幅下降到50%以下。同时,他们积极发展绿化苗木产业,适度开发森林旅游产业,发展风电等绿色产业。几年下来,塞罕坝林场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升级。林场职工也在这种转型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在距离林场最近的围场县,林场建了“安居工程”,绝大多数职工在那里有了新房,不少职工还买了车。林场职工杨丽英和曾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太喜欢这儿了。以前是觉得这里很艰苦,但是就是因为父母在这里,我们随着在这儿。等到现在,这里环境太好了。福利现在也特别好。最近几年变化大。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工资也逐渐上涨了。去年买了车,现在条件好了。 ” 

  2013年起,塞罕坝林场又开始实施营林区标准化建设,全场30个基层营林区逐步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通网络。三年前在营林区还没有的独立卫生间、洗上热水澡,今天都已经成为一线职工的生活常态。

  塞罕坝林场总场场长刘海莹说,林场在实现绿色发展良性循环的同时,也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带动作用,“国有林场需要临时用工,他们(当地百姓)来就业,这是直接取得收入的机会。第二个,林内产品、副产品,那些山野资源基本上都是让周边老百姓采摘。第三个,(周边老百姓)还可以参与一些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还有就是受到林场带动,看到植树造林的效益,参与社会性的造林绿化。就眼前就是苗木产业,通过向林场学习技术,通过销售苗木,也是取得收入的途径。”

  据统计,塞罕坝林场给周边地区每年可带来6亿多元人民币的收入。

  对于未来,刘海莹场长说,还有很多事要做: “(我们)林场不仅仅是造林,之后还有保护、经营,改善林场基础设施、增强林场生态服务功能、提高森林质量。(我们)使林场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如今的塞罕坝成了“林的海洋”

  

花的世界

  

天然氧吧

  

云的故乡

  

现在林场职工已经住进了现代化的公寓

  

用于防火瞭望的望火楼也有了各种现代化设施

  

建场初期创业者们住过的马架子(窝棚)

  

建场初期创业者们住在住过的房子

  

塞罕坝国有机械林场建场前的荒原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