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廉价药”要有前途,必须先有“钱途”

2017-08-10 18:52:46|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梁生文

  红霉素眼膏、复方甘草片是很多家庭的必备良药,蚊虫叮咬、感冒咳嗽等小病都能用得上,几毛钱的价格也给很多人留下美好回忆。然而这些家庭常用药最近开始涨价了,在有些地方,廉价药的价格甚至出现翻倍上涨,有的药品在短短一年内价格涨20倍,即便这样仍然一药难求。老百姓熟悉的廉价药去哪儿了?谁助推了药价的上涨?(8月8日澎湃网)

  让老百姓用上放心药、廉价药,这是新医改诸多医改目标中的一个目标,但现实总让人尴尬,过去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些物美价廉的“百姓药”如今要么是杳无音讯消失了,要么是摇身一变成为“贵族药”。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红霉素软膏,原来才几毛钱,现在已经涨到了四块六,不仅红霉素眼膏的价格涨了,像谷维素、立普妥、复方甘草片等药品价格都上涨数倍。以往6毛钱一瓶的谷维素片如今上涨到了8.5元/瓶;治疗冠心病的立普妥以前每盒7块钱,如今一盒的价格上涨到了60多元;而用于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每支价格也已由1年前的5元上涨到现在的110元,价格暴涨20多倍……

  为什么廉价药变得不再廉价,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  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企业生产廉价药的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不断上升导致,当上述成本逼近售价时,许多企业不得不停产,这又会产生一个恶性循环,即市场上某种廉价药因为生产该药品的企业停产而产生供应紧张,而供应短缺必然廉价药价格飙升。

  廉价药不廉价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此类药物生产技术和配方垄断在少数企业手里,企业可能会通过价格和市场的垄断来提高售价,但这种情况很少,基本上只存在于少数比较冷门的药品中。

  所以,廉价药不断消失的最根本原因还是一个“利”字,当企业生产该药物无利可图的时候,它必然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停止生产,因为企业从根本上来说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没有利润就相当于做公益,而大多数企业是没有这个能力拿自己的车间生产能力来做公益的,所以企业选择不生产廉价药其实无可厚非,这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调节行为。

  企业可以不用尽到公益责任,但是作为政府部门,却要为廉价药的继续存在尽到政府责任。这也是我国医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如前所述,让老百姓能够用上放心药,廉价药,一直也是政府在医改工作中的目标。所以,针对廉价药不断消失的现状,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对廉价药的成本进行兜底,对生产廉价药的企业进行补贴,让府的“有形之手”来托底。

  政府托底,看起来是行政力量强行干预了市场,但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医药生产领域,政府部门运用医保政策和生产补贴政策等方式鼓励药企更多的生产廉价药,服务老百姓,这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公共卫生支出的费用。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廉价药,那么老百姓现在看病都是医保报销,国家因此在医保基金的支出上会更大。

  因此,让廉价药能够有前途,也有“钱途”,唯一的方法是政府兜底,小投入,但是却能获得巨大回报——每年医保支出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这才是国家重视廉价药的真正意义所在。(王庭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