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母永奇:匠心熔铸青春 驾驭盾构穿江越海

2017-08-15 21:27:35|来源:中工网|编辑:杨玉国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母永奇:匠心熔铸青春 驾驭盾构穿江越海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母永奇:匠心熔铸青春 驾驭盾构穿江越海

  这是一个新时期的“工二代”续写老一辈铁军精神的故事。

  50多年前,中铁隧道集团老一辈隧道工人进驻大凉山区,手持钢钎大锤,采用肩挑手推,开掘沙木拉达隧道,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韩礼芳等几十名隧道工人长眠于此。

  50多年后,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盾构主司机母永奇来到沙木拉达烈士陵园瞻仰时,在一座墓碑上发现了外公“韩礼芳”的名字。

  寻亲数年,终得相见。跨越整整半个世纪,母永奇一直追逐的,不仅仅是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更是老一辈吃苦耐劳、勇攀高峰、敬业奉献的工匠精神。

  从业17年,从初出茅庐的学徒到技艺超群的“教授”,从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掘进先锋”,母永奇坚定执着,精益求精,将这份能量和热忱在城市的地下空间内传递和延续。

  勤学常练不失激情

  说起母永奇与盾构机的缘分,是始于好奇,又不止于兴趣。刚入而立之年的母永奇,担任盾构主司机已有七年时间,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应该称得上是这个行业里的‘老司机’了。”

  2010年,母永奇走进了中铁隧道集团,成为一名一线技术工人,先后在宁波地铁、郑州地铁、成都地铁等多个项目工作,由他一手带出来的20多位盾构主司机已在其他城市的各个项目中承担起掘进任务。

  然而刚进企业时,母永奇对盾构机还是一无所知,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但是初次接触就让母永奇对盾构机上了心,“第一次看到这个‘大块头’穿梭于地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但由于盾构主司机工作的特殊性,母永奇往往需要在充斥着机械轰鸣的地铁隧道里忙前忙后,而对于这个重达百余吨重、内部结构非常复杂的盾构机,“一个机子上,就有一万多个关注点。”母永奇意识到,“想要吃得透,得下大功夫。”

  为了尽快掌握操作盾构机的技术,母永奇从最基础的拆装维修入手,在拆装过程中研究每个零部件,勤思好学,由于早期精通于盾构机的师傅不多,母永奇就去其他装备公司,但多数公司的技术并不外传,总是藏着掖着,学起来比较吃力,而除了请假师傅,母永奇有问题还搜集大量资料,将笔记本随身携带,11本笔记记下的100万字到现在依然被他视作“智慧锦囊”。

  正是靠着这股向上的劲头和激情,母永奇踏实肯干,刻苦奋进,担任主司机以来,对电器液压图纸了如指掌,并熟练掌握了“中国中铁”盾构、德国的海瑞克盾构、美国的罗宾斯盾构、日本的小松盾构等与之对应的操作方法,还多次被邀请去兄弟单位进行盾构机掘进指导、培训。

  以精湛技艺攻克“拦路虎”

  “参数控制不准,掘进出现失误,都会造成严重后果。”母永奇感觉到身上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从来不敢有一丝马虎,尽可能地将风险降到最低。”

  然而,“每个洞口都是不可复制的。”母永奇也遇到过掘进路上的“拦路虎”。

  他曾驾驶的“中国中铁28号”盾构机,在穿越杭甬铁路桥时遇到了脱落的钻杆。经地质专家探测,两根长达27米的钻杆正好挡在了盾构施工的前方。面对这样的难题,刚刚接触盾构机的母永奇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中铁隧道集团宁波地铁1号线项目部上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专家提出采用沉井法,通过打竖井,挖通道取出钻杆,也有专家提出采用冻结法,通过开膛破肚明挖取出钻杆;还有专家提出带压进仓,进行切割取出钻杆。但种种方案,不是因为风险过高,就是因为成本过大,被一一否定。

  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其他单位的专家,母永奇提出采用“护筒开挖法”,具体采用双套管全螺旋回转钻机,利用全回转设备产生的下压力和扭矩,驱动钢套管转动,成功清理出钻杆。

  “钻”这个字,是与母永奇在郑州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并肩作战过的工友刘毅超对他的最深印象,“掘进工作要求的精确度是按毫米来算,盾构机在工作前姿态的调整,参数的摸索确定,都是母永奇一点点‘钻’出来的。”

  善于钻研,喜欢琢磨的母永奇是把岗位当成事业来做。在短短的几年间,母永奇几乎斩获了一个优秀盾构主司机能够获得的全部荣誉。不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中铁劳动模范”“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中铁隧道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等众多重量级荣誉奖项。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母永奇:匠心熔铸青春 驾驭盾构穿江越海

  轨交蓝图上留下青春印记

  “每当我坐地铁一号线上下班时,总能回忆起当时工作时的场景,现在能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我觉得上班那点苦根本不算啥。”这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让母永奇始终坚持“把工作做到极致。”

  今年开通运行的郑州地铁一号线2期凝结着母永奇的智慧,对他来说,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之前遇到的风险源最多不超过2个,但从铁炉站到兰寨站区间内有危房建筑群、陇海铁路线、铁炉火车站和郑西客运专线高架桥,几乎全是风险源。”

  母永奇在专题会议上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形成了采取连续掘进模式的专项方案,减少盾构机过风险源期间的故障率。同时,严格控制土压、注浆量和出渣量等各项参数。

  就是在过风险源期间的各方压力下,母永奇带领团队单班12小时掘进14环,创下了郑州地铁开工建设以来的最高掘进纪录,区间全长1.6km共1050环,仅用时80天就大功告成。

  其实,盾构机主司机的岗位有着常人想象不到的辛苦,“噪音,粉尘,高温,一天工作12个小时,见不到太阳,有的人实在受不了,就离开了,而他一直在坚持”刘毅超竖起了大拇指,“把这份工作做好已经难能可贵,而他还一直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参加工作至今,母永奇所操作的盾构机掘进里程已达20公里,按照正常施工进度来算,每天12个小时掘进25米,这20公里相当于要花费六年时间才能完成。

  秉承着“弘扬工匠精神、培育盾构人才”的工作理念,企业成立了“母永奇工作室”。工友都亲切地喊母永奇一声“教授”,有问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就是他。

  在针对性地培训和指导下,母永奇和成员们协力解决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急、难、险、重”问题,提高了盾构施工管理技术水平。

  如今母永奇正在撰写一本书,他想要把从事盾构机主司机工作以来的心得和经验总结成册,将技术进一步推广出去。

  在未来的工作中,母永奇意识到会面对更多的新的挑战,但因为深爱这个岗位,他坦言还将继续钻研盾构技术,驾驭各类盾构,穿越江河湖海,在全国各地的地铁建设中,留下自己的青春印记。(苗卉 闵亚平)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