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正文

【微观日喀则】切洼乡——荒地上“长出”的新村 民族团结的样本(组图)

2017-09-15 13:06:0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金近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徐艺源 冀媛 秦胜瑞):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切洼乡,有一个普纳村。这里生活着56户人家,常住户数为45户,村子不大,但民族不少,藏族、汉族、撒拉族、彝族、回族和谐相处,成为一个民族团结典范村。去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7100元,很难想像,这里曾是一片荒地,村民也是从各村迁来的贫困人口。

  搬迁脱贫,荒地上“长出”新村

  普纳村是仁布县切洼乡最年轻的行政村。2006年,附近8个村的36户贫困家庭搬迁到这里,组成新村。异地搬迁脱贫是藏区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贫困村民从条件艰苦的地方搬到交通相对方便、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从此告别贫困。

  住在政府投资建成的免费住房里,每家一户独立的藏式小院,里面配齐了家具,曾经的贫困家庭转眼间过上了未曾想像过的安定生活。但是没有耕地、没有草场、牲畜也很少,村民靠什么生活呢?

普纳村街景,房屋都是统一建造。摄影:秦胜瑞

  切洼乡乡长巴桑加措介绍说,这些村民原来生活比较贫困,思想意识也很保守,甚至没有外出打工的意识。到了新村后,住在318国道沿线,村民们看到在沿线商铺做生意可以赚钱,思想开始转变。“最开始有2家商户,现在村里面有开藏餐的、小茶馆的、卖凉粉的……45家商户里,多数是村里老百姓开的。”打工也成为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巴桑加措说,村里有5个合作社,包括砖厂、养鸡场、养牛场、蔬菜温室大棚,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务工,保证了收入来源。

  村民们最初互不相识,民族不同、生活习惯各异,彼此之间有隔膜、也有矛盾。经过多年的相处,村委会和村民们摸索出了调解纠纷、和谐相处的门道,有问题了村民小组先内部协商,实在协商不了再由村委会出面调停。巴桑加措说,十多年来,素不相识的人们已经成为熟悉的乡里乡亲,大家和睦相处,少有纠纷,氛围融洽。

  民族融合,“小家”“大家”都和谐

  2002年,仁布县扎西林村的藏族姑娘央珍在日喀则市亚东县打工时,认识了四川成都小伙徐文军。2006年他们搬到了普纳村,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十几年过去了,俩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平时,徐文军在康巴打工,央珍在家里的大棚种菜。她骄傲地说,大棚种菜技术是丈夫教的,丈夫还毫无保留地教会了村里其他人种菜。“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收入翻了一倍。”

央珍接受采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摄影:秦胜瑞

  央珍家的墙上贴着一张“汉语暑假作业优秀奖”的奖状,他们14岁的儿子作为藏汉家庭的结晶,精通汉语和藏语,和同学相比有不小的优势。央珍相信,儿子的未来路很宽。

  普纳村建在318国道沿线,村民利用“地利”开始经商。在一家商铺前,女主人用爽朗的笑声招呼着客人,她就是37岁的朋琼吉巴。18年前,她在仁布县一家川菜馆当服务员,认识了前来修路的河南人王贤伟。从那以后,王贤伟就留在了西藏。

朋琼吉巴和王贤伟在自家商铺里。摄影:秦胜瑞

  俩人从一个小门面起步,现在开了好几家商铺,卖日用品、蔬菜水果,年收入达到二三十万元。朋琼吉巴说,刚刚盘下了隔壁的店面要开一家餐厅,因为自己既会做藏餐又会做汉餐,连厨师都不用请。

  他们的女儿在拉萨上高中,儿子在河南上小学。一家人早就告别了缺衣少食的日子,两口子踏踏实实赚钱,孩子们在学校安心学习。这,就是幸福的模样。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