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延安新区: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绿洲”

2017-09-19 15:43:5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白薇

延安市桥沟新老城连接线(延安新区管委会 供图)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 刘君慧):站在延安新区的至高点——学习书院,俯瞰四周,五年前这片山川黄土早已变成了满目苍郁的绿地。料谁也没有想到,从无到有的延安新区,现已成为黄土高原上的“生态绿洲”,伴随着生态环境的质变,绿色新区、智慧新区、幸福新区拔地而起,这片绿洲究竟是怎么建设起来的?

  愚公移山 新区城市雏形初现

建设中的延安新区(延安新区管委会 供图)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同时也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千年的历史发展,积淀了她兼容并蓄的人文底蕴,彰显了她韵味绵长的独特魅力。

  但是熟悉延安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延安地形呈狭窄状,随着近年来交通拥堵、城景争地、城乡统筹所必需的城市空间不足等矛盾日益突出,这座城市的框架被一再拉长,革命旧址周边环境不断被蚕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发展。

  2011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延安市委、市政府在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对延安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重大战略决策,至此延安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横空出世,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2012年4月17日,延安新区正式破土动工,延安人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削山造地共完成造地16平方公里2.4万亩。五年来,延安新区完成了延安城建史上规模最大的征迁任务,先后共完成杨家岭、尹家沟、桥沟等15个村8000多户、53万平方米、27000多人的征迁工作。目前,已基本完工的项目有一期商品房、清凉山棚户区、新区廉租房和新区安置房4个项目,共计建筑面积207.98万平方米,修建住房12094套,可容纳居民4万余人。

  如今,新区规划体系形成,6条新老城连接线以及28条市政道路及配套综合管廊全部建成,5所学校开始办学,延安大剧院、学习书院、为民服务中心建成投用。新区综合三甲医院、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主体工程完成;延安大学新校区、大数据产业园区启动建设;城市管理有序开展,环境卫生、水、电、信等供应保障有力,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新区城市形象初步形成。

  生态优先 贯穿城市建设始终

延安新区土方建设与植被恢复同步进行(延安新区管委会 供图)

  延安生态环境脆弱,与我国南方城市相比,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种类单一、生成条件弱发展也弱。延安新区在开建之前,除了黄土景观,再无其它景观。如何恢复植被建设、整治土地、再建景观,成了新区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生态优先理念,既是延安新区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延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雷广群说。

  在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土方工程与植被恢复同步进行,即造出一片土地,恢复一片植被。据介绍,延安新区发挥延安市林业局的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栽树种草恢复植被。此外,延安新区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开展“我为新区植棵树”活动,让延安市各单位、各部门职工参与其中,通过此活动让社会各界认知新区、全民激发绿化热情、加快植被恢复速度。

  不仅如此,新区在促进植被恢复的同时,还将植被恢复与绿化景观建设合为一体,邀请国内顶尖的团队参与新区的生态建设与绿化景观建设。如此一来,延安新区在开疆拓土的建设过程中,既控制了扬尘又保护了环境,不管是保护环境还是绿化景观,延安新区都优于新区建设之前。

  在新区现有的绿化植被中,采用的是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植被,其中不乏外来树种。雷广群说,延安新区的植物品种引用,采用的是地方树种与外来树种相结合的方式,并以此延长绿期。在引进外来树种的同时,新区根据当地的土壤试载试种,并自建苗圃,优化品种,真正培育出适合新区生长土地的绿色植被。

  五年来,新区按照生态城市建设标准,大力开展绿化和植被恢复工作,正在推进2个山体公园、3个城市公园建设,实行人工干预和自然封育相结合,着力改善林分结构和绿化覆盖率,场平区内8000余亩的非建设区百分之百得到了绿化全覆盖,林草覆盖率达到68%,原有地质灾害彻底根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新区实施了6公里的综合管廊,所有道路、街区同步配建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