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生态文明篇之二】三江源生态管护员的美好生活
长江源村入处口的转经筒廊道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葛怀宇):今年38岁的扎西才仁是在三江源之一的长江源头沱沱河牧区出生长大的牧民。今年8月盛夏时节,他和另外两名生态管护员带着帐篷、食物等生活必需品,驱车500多公里,回到养育了他25年的沱沱河边,巡护已经禁牧十多年的高寒草原。
扎西才仁告诉记者,这次前往草原的路上雨下得特别大,很难走,幸好第二天放晴了,他看到了多年来见过的最美的草原。“我是2013年担任草原管护员的,过去的三年里,草原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是在2017年的这个夏天,天气特别好,草长得特别好,花儿也开得特别美。”
这是扎西才仁今年4月参与集中巡护之后第二次前往沱沱河地区。驱车420公里抵达海拔4500多米的唐古拉山镇,再上到海拔4800米以上的沱沱河源头高寒草原,单程不下500公里。和同样在格尔木市近郊长江源村居住的草原管护员一样,扎西才仁每次巡护至少历时3天,行程1000多公里。作为村里首批上岗的草原管护员之一,扎西才仁每年都参与巡护活动。他说:“生态管护员在工资上来说不是很高,400多公里上去到唐古拉山镇,还要加油,上山后还要租摩托车,开销很大,但是不管工资高不高,这不重要。保护生态,保护草原是自己的职责,一定要把自己的职责尽好。”
长江源村整洁的村容村貌
2004年,为响应国家长江源保护政策,长江源头沱沱河地区的128户、407名贫困牧民离开祖祖辈辈放牧的草场,走下平均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山,来到格尔木市近郊的长江源村。在从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的十多年中,长江源村的居民已经增加到了247户、578人,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收入来源更加多样,人均收入从最初不足2000元提高到目前的2万多元。离开牧区后,扎西才仁家里就没有了牛羊,世代游牧的草场便处于禁牧状态。十多年来草原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草长得更好、更长了,过去难得一见的藏羚羊、野驴、野牦牛、黄羊等动物又重新出现了。
作为移居牧民的第二代,扎西才仁早已适应了山下便捷舒适的生活。作为家里的青壮年,扎西才仁开办过杂货店,外出打过工,却一直没有找到稳定且自己喜欢的工作。2011年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相关政策,2012年青海省又配套设立了草原生态管护员这一公益性岗位。至此,扎西才仁终于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在2013年正式上岗。2017年,扎西才仁更是好事连连,刚刚喜结良缘的小两口已在村里另立门户,10月还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长江源村的第三代人。尽管作为公益性岗位,管护员的收入不算多,但在扎西才仁年近57岁的父亲申格看来,能时常回到沱沱河边去照看祖祖辈辈放牧的美丽草原已是莫大的荣幸。申格说:“草原生态保护对牧民来说是最大的责任。我们人已经搬下来了,但我们的心还在草原上,因为祖祖辈辈在草原上生活的人,是忘不掉草原的。我经常跟孩子们说,要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草原,没有草原,没有青山绿水,就没有牧民的生活。保护好生态,就是保护自己的牛羊,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
长江源村村委会
草原生态管护员的工作主要包括协助草原监理机构做好草原巡查和违法行为举报等方面,一年一聘,经考核合格后可以续聘,每年可为聘用人员带来最多21600元的纯收入。2016年,国家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将生态管护员制度与草原牧区扶贫结合起来,增加了生态管护员岗位。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澜沧江源核心区内。该乡在2016年6月三江源国家公园建立时挂牌成了生态管护站,下辖村管护大队、牧业社管护分队以及100多个牧民管护小组,对草原、湿地、林地、水源地、河流湖泊等进行一体化巡查,对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进行统一监管。昂赛乡党委书记扎西东周说:“生态公益岗位确定后,一个家里就有了一个管护员,那么全家都是管护员,因为他就要维护家里人拿工资人的成绩。管护员每年要考核两次,全家都在行动,不管老的少的都在维护。”
扎西东周说,2016年昂赛乡的生态管护员岗位增加到了468个,新增岗位优先覆盖了全乡373个贫困牧户。根据2017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牧户实现“一户一人一岗”的规划配置要求,今年底前该乡的生态管护员将增加到1930人。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有三个乡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黄河源核心区内。这三个乡在2017年底前也将按照“一户一岗一人”的标准实现生态管护员公益岗位覆盖所有牧户。果洛州农牧局副局长魏吉全说:“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启动后,把山水、林草湖一体管护,所有的管护员公益岗位归并为统一的生态管护员。按照一户一岗的原则,就实现了牧民从利用草原向管护草原兼顾利用的转变,这是一个节点。”
魏吉全认为,把生态管护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将这一公益岗位覆盖所有牧户,抓住了协调草原生态、生产、生活的关键。现在牧民养的生畜比以前少了,收入却比以前多了。这样一来,长期困扰牧区的牧业转型、牧户转产、牧民转业难题就很自然地被化解了。
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因其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而得名,其中澜沧江就是东南亚地区所称的湄公河的上游。素有“中华水塔”之称的三江源,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其生态状况对中国、亚洲乃至全球生态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按照有关方案,2017年,青海省生态管护员的总数将从最初的数千人增加到42778人,尤其在三江源核心区内将达到每个牧户一岗一人的全覆盖配置,这无疑将显著充实一线环保工作队伍的力量。
然而,三江源总面积超过30万平方公里,其核心区三江源国家公园也有12万平方公里,尤其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片高寒地区人力难以通达,再多的一线生态管护员依然难以实现对所有生态功能区的全方位巡护。不过,在相距数百公里外的青海省会西宁市区内,一个由众多专家和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团队通过卫星遥感监测、网络自动监测等技术手段,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对三江源等地区的生态环境进行立体化的动态监测。青海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李宏奇说:“青海位于三江源头,幅员辽阔,我们环保系统无论从技术力量还是人员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在基层一块力量还非常弱,还是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通过技术手段来弥补人员不足的难点,也替代了一些基层的监测工作。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生态监测网络建设,最终要形成遍布全省的生态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最后通过数据来管控我们的环境质量,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李宏奇表示,多年以来,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有目共睹的,直观地说就是山青了,水绿了,水多了,野生动物明显增多,像雪豹这样一度销声匿迹的珍惜野生动物也再度出现了。广大农牧民在参与生态管护的过程中,获得感也显著增强了。